饶玉成《皇朝经世文续编》卷51-55
皇朝经世文编续集卷五十一
户政二十六榷酤
关税说
姚舆
夫关税者皆初年定制。当时人民稀少。风俗俭朴。今已十倍于前矣。而任是职者。反多赔累。何哉。由于利多而人杂。官不亲历其事。悉皆书吏仆从为之。伊等作弊。官不能知。伊等亦不亲历其事。使差役查看。差役作弊。伊等又不能知。弊日以添。利日以减。复于正税之外。设立罚规。罚规不纳官。书吏仆从差役所分肥也。于是当罚而罚。不当罚亦罚。民见其关税如是也。众相设计偷漏矣。或远者而过。或雇人私带。或借势包送。如绸及贵重等物。每包官船凡大船当官差者。俟有大宪往来。私送家丁之金。如县中办差者。则送办差广揽货物。尽带过关。缘关上大宪之船。概不查看故也。
奏定崇文门税务章程摺户部议覆
为酌拟崇文门税务章程。恭摺具陈。仰祈 圣鉴事。臣等奉 旨详改崇文门章程。已将尚贤刘恩溥所奏各节。遵议具奏。窃维崇文门征收税课。系 国家维正之供。正额盈余。均有定制。京师为万方辐辏之区。地称首善。惠商便民。尤属当务之急。近来劣员猾吏蠹役奸商。因缘为奸。遂至上亏国课。下累民生。为害不可胜言。亟宜设法整顿。以重税务而除积獘。臣等谨于尚贤刘恩溥原奏内所未经议及者。酌拟十六条。恭呈 御览。一嘉庆五年。钦奏 上谕。各关税局。如再有讹索扰累等事。从重治罪等因。又道光二年 钦奉 上谕。严禁崇文门税局需索蠹獘等因。应令该监督将 谕旨二道。敬谨缮写悬挂该衙门大堂。俾资永远遵守。
一奉派宜择本属也。向来正副监督到任后。事皆责成奏派委员总理一切。文则用印稿司员。武则用印务参佐。其人率以明白干练心地端直者充选。故能上顾国家正课。兼可钤制验货家丁。免滋流獘。近来或参以亲故等人。以致堂官家丁。狎熟牵掣。种种獘端。在所不免。正本清源。必自奉派委员始。
一堂委宜戒滥派也。奏派向止二员。恐有别项差故。则堂官派委员以佐之。此项委员。亦当以一二员为是。缘廉正朴实之品。本不多觏。而人多则牵制亦多。近闻堂委之员。多至十余员。或二十余员不等。非浮薄少年。酒食征逐。即艰窘末吏。或喜事生风。实于公务无益。亟宜裁汰。以端浮嚣而杜挠乱。
一各口宜择安员也。崇文门向有分局。例设于芦沟桥东坝海淀半壁店南口穆家峪张家口等。派员驻守。以慎分司。需人既多。势不能尽取。本属官干人员。悉派税差。致旷本职。故向来监督。每择素识之人。量材器使。然亦不容纯用情面。以私废公。且张家口东坝两处。中外商人纷错于途。查核甚非易事。奸巧猾商。藉端影射。亟当详遴明白晓事之员。常川驻局。中外茶商交涉。倘有疑窦。即禀明监督。迅速行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详察办理。不得漫任冗员。有妨税务。
一芦沟桥东坝半壁店穆家峪海淀张家口等处口岸。向设委员分驻稽查。近年监督所派委员。未能一律在局驻宿。一切公事。悉由家人书吏经手。致滋流獘。亟应申明旧章。由监督饬令分司税口委员。轮班驻宿。督同书役家人。认真办理。以除积獘。其各口委员。每处祗需四员。由正副监督各派二员。庶免人浮于事。
一京城十三门。向来监督但派家人书役分驻巡查。惟各门距务较远。委员耳目难周。致有勒索留难等獘。拟请嗣后安定东直朝阳。东便广渠。左安永定德胜。西直阜城。西便广安。右安十三门。均由监督拣派廉勤人员。每门二员。轮班驻宿稽查。不准旷悮。违者参处。所有十三门委员。应需饭食津贴银两。由监督酌量筹给。奏明办理。
一海巡宜调营弁也。海巡向用家丁。世家大族世仆老练。或不敢恣肆妄为。近来仕宦之家。仅多招募。派为海巡。惟知藉端滋。扰。得财卖放。比比皆然。未革偷漏之獘。徒滋勒索之端。营弁究系官属。尽可行文步军统领衙门。调取来署。该衙门巡役清册。点交该弁。该弁亦得海巡津贴。当差并可勤奋矢志。倘仍不得力。即由该监督自行参惩。
一光绪九年给事中楼誉普。奏崇文门海巡。请按名给。发号衣腰牌。嗣经该衙门奏称。若给予号衣腰牌。转恐恃有官物。四出招摇。流獘更甚。且于密查偷漏。益多窒等语。窃维该巡役无号衣腰牌。则恃无查考。肆意妄为。有号衣腰牌。则奉给缉拿被拿者既不敢拒捕。往拿者亦不敢诈扰。至巡役藉词密查。实在搜求攫取。无所不为。仍请 饬下该监督。将巡役每名。各给号衣一件。并各络印花腰牌。均写明某门海巡姓名。有讹索者。准商民指名禀究。庶几真伪可辨。而棍徒蠹役。不得冒充。如有伪造号衣腰牌。冒充巡役者。严行究办。其制造号衣腰牌经费。准由盈余项下开销。至巡役尚无额数。散漫无稽。莫可究诘。拟请 饬下崇文门监督。将巡役酌定额数。每门若干名。务上及十三门共若干名。造册咨报。户部查核。嗣后每年终。造册咨部。遇有更换。随时咨报。
一例载各关征税科。则责令该管官。详刻木板。立关口街市。并责令地方官。将税则刊刷小本。每本作价二分。听行户颁发遵照。倘该管官将木榜不行设立。或书写小字悬于僻处。希图高下其手者。查参治罪。又例载已革之税。概行刊榜晓谕。各等语。现在崇文门未将税则及已革之税。刻榜立。地方官亦未将税则刊刷颁发。以致商民无从周知。亟应申明旧例。略加变通。所有征税科则。应由该监督认真详刻木榜。其例应免税之货。逐款开明。另刊木榜一并悬挂。税务衙门外。及十三门。暨各税口。并由该监督将商税则例。现行比例增减新例。及免税各条。刊刷成书。于每年八月初三日。监督到任后。发给各行户经纪一本。使商民共见共闻。其刊榜刷书经费。准由余盈项下开销。
一例载乾隆四十九年奏定。丁梨脆枣最下之物。不过近京所产。即有兴贩。亦止于肩挑背负。嗣后应豁免税银。庶近京小民不无所补等语。嗣后除水梨。系属客货。仍照例收税外。至近京西山等处。所产丁梨。毋论是否肩挑背负。应一律免其送务征税。芦沟桥及各门。亦不准私收税钱饭钱。违者惩办。
一例载各关商民轮税。填写收税红单二纸。一给商人收执。一送部查察。其有不给红单。或纳银数多。给票数少。及私将红单撤回。多征勒索者。许商民首告究拟。嗣后崇文门收税。拟请用三连票根。一给商人。一存该衙门。一送户部。以备稽查。如有前项情獘。一经商民首告。照例究拟。
一例载崇文门税课。令本商自行完纳。若货到[而](本)本商未至。准店铺代报纳课等语。惟往往有数家之货。该行到务呈递验片。只写一家字号。易滋弊端。嗣后货物报门。无论数家。共一货车。总须各分各单。不得数家并作一单。仅写一家字号。致涉牵混。至各门每日送务手本。亦须将各铺字号。一一分写。不准笼统。以杜行户影射漏课。及巡役朦混诬拿等弊。
一行次重责成也。商贾纳税。必由行次。原为事期简易。责有攸归。乃日久相沿。竟成作弊之首。平日串通本处书吏。临事贿嘱验货家丁。卖放营私。视为故事。而该衙门所办漏税。不过偶拿一二贫民。或负私酒。或卖鸡蛋者。反为扑。以示官威。行次弊端反置不问。是当饬奏委司员。随时逐行详查。倘敢仍前作弊。立予严惩。毋稍轻纵。
一崇文门拿获漏税客货。该委员过堂时并不言明罚银数目。輙先令画供认罚。迨画供后。委员于原供内。批罚银至数百两数千两之多。交坊羁押勒缴。殊属不成政体。拟请 饬下崇文门监督。嗣后遇有应罚之案。除按照例。定倍数拟罚外。务须先将应罚银数示知该商。并于供内写明其输服画供。不得刑逼勒罚。所罚既有限制。庶商民立能呈交。罚欵示不至虚悬无着。每月实收罚款若干。分列货物款项案由。分注本税银若干。罚款几倍银若干。明示税务衙门门首。咨明户部庶儆偷漏。并有稽核。
一崇文门照例验货。纳税放行。不准留难勒索。嗣后每日各门。送到行李货物到务。无论天晚。必须当日验完。不准押送客店。延至次日方验。违者即将委员监督参处。
一崇文门监督到任。向系出示晓谕。严禁官店至每日务上未经验完之行李货物。押送店内。有押至数日之久者。其拿获漏税货事。有押至数十日之久者。无官店之名。有官店之实。该店串通差役。藉渔重利。商民受累不堪。为历年未除之积弊。嗣后崇文门附近客店。如敢容留务上交押之车。准被押之人。赴城喊控。即由该城御史。将员委查明参处。并将该店勒令封闭。店商从严惩办。 以上各条。或参该旧例。或酌拟新章。总之立法必先防弊。任事尤贵得人。应请 旨饬下崇文门监督。随时督饬委员。认真办理。实事求是。期于 国课生民两有裨益。所有酌拟崇文门税务章程缘由。恭摺具陈。谨奏。
查粤海关收税积弊疏
郭嵩焘
奏为钦奉 谕旨。谨先就微臣愚见所及。体察粤海关情形。恭摺密陈。仰祈 圣鉴事。窃臣二月初十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奉 上谕。前因左宗棠奏粤海关收税。请由督抚设法筹办。当 谕令户部议奏。兹据表称该关积弊已深。历任总督监督。纵不至尽属肥己。亦难保不受家人丁书之朦蔽。今左宗棠奏闻。每岁不下二百万两。与该关奏报银数大相悬殊。请饬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查明办理等语。粤省军务日久未竣。筹饷之难。该督抚监督等亦所深悉。岂容任听家人丁书群相吞食。视为故常。亟应严行查办。着瑞 郭 严密查明该关各口实在收税数目以及朦蔽情形妥议章程。限三个月内详悉奏明。再由该部酌核办理。该督抚受恩深重。务当破除情面。秉公确查。倘敢饰词回护。有意弥缝。别经发觉。即治该督抚以查办不实之咎。原摺着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钦此。仰见 皇上垂念军饷艰难。清查关课。综核名实之至意。伏查广东市舶使之设。起自唐之中叶。至于今盖千有二三百年。自来利之所趋。弊即乘之以生。粤东民商嗜利之深。胥吏舞弊之坚。未尝不因擅海舶之利。酿成此等风气。臣在粤两年。于海关收税情形。略能知其节要。不敢不为 皇上缕悉陈之。自宋初设立广州市舶提举司。后复增设于杭州泉州。历元明仍其制为三市舶司。中间增设裁并沿革不一。而广州一司独无变更。明世番舶通市各以其地。甯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广州通占城暹罗及西洋诸国。所定课额均无多。是以康熙二十四年开南洋禁。诸番市易。并集广州一口。设立监督主税务。征银九万一千七百十四两五钱。复经两次题减。额定四万两二分而已。其后岁有赢余。爰定三年比较之例。嘉庆四年。始以赢余八十五万五千五百两。着为定额。百余年来。聚天下货物。归并一口。仍以湖丝茶叶为大宗。额征总数。不及九十万。自五口通商以后。添设税务司。洋税丝毫无从隐匿。每年征税犹及二百万。近年内江通商湖绉一项。全赴上海。茶叶一项分赴汉口九江。粤东利源全窒。商旅萧条。日甚一日。征税犹及百万。以今准昔。情事昭然。此粤海关税务大略情形也。左宗棠原奏。请令督抚设法筹办。再四思维。约有三难。查户部则例所载。粤海关税口。征收正税者三十三口。征收规银者二十四口。设役巡查者十三口。道光二十九年。澳夷毁撒澳门税馆。而事局一变。同治元年。汕头通商而事又一变。例设税口。时有增减。海关事例。土货由洋船运载者以洋税论。洋货由民船运载者仍以洋税论。洋人轮船往来海面。较民船为速。又无风波盗贼之虞。是以洋船之利日厚。民船之利亦遂日薄。约而计之。广州汕头并设大关。归税务司经理。江门石岐佛山思贤等处。监督遣人自行经理。其海西高廉雷各口。海东惠潮各口。则皆书吏承揽。向例派各属丞倅稽查。亦只虚应故事而已。监督专司税务所辖千余里之税口。委任数十书吏。诚不能无弊。督抚事任较监督更繁。势将仍假手书吏。为弊均也。假手地方官。是于书吏之外。又多一层支销。为弊滋甚。古人所谓利不百者不变法。更改旧章。终无良策。其难一也。
粤东民气浮动。绅商把持。远甚他省。粤海关抽分漏税之法。行之百余年。商民一律遵守。诚由相沿日久。更无异同趋避之见也。因查粤海情形。东北两江之水。直出虎门。西江别出门。而分流于虎跳门。中间江路纷歧。东出者曰蕉门曰横门。南出者曰磨刀门。皆支海能通大船。而总汇于省河。故能控扼全省形势。潮州别为一水。东通漳州。北连汀州。水源六千余里。洋人通商口岸专在此二处。州海口。亦准通商。至今洋船无一至者。其余东西两路。各口水源远或数十里。近或数里。贸易不能及远。亦无大宗货物在此销贩。是以历年皆归书吏承办。今将书吏悉数裁汰。从新办理。则此数十口者僻处海濒。耳目既有难周。委任人员多至数十。尤不易得。兼虑开厂经费稍繁。则收数转绌。而一经变易章程。把持阻挠。必所不免。若仍循用旧时书吏。直亦无从施其整顿。其难二也。粤海关例解内务府广储司银三十万两。其余每岁应缴葠价皮价。及傅办皆不入额支。盖亦 内廷供应之外府也。杭州南北两新关。归织造兼管所任者。织造也。取之关课与取之司库无异。海关监督。则专以课税为事。左宗棠所称杭关新改章程。情形绝不相同。杭州新复厘捐。所收较关税为轻。稽查亦易核实。南北两关。附近杭州省城。抚臣可以经理。以抽厘章程。施之课税。已多滞碍。以杭关章程。概之粤海关。尤属参差。又近年沿海各关。添设税务司。或由监督经理。或由巡道经理。皆专主税务。与税务司朝夕讨论。易得其力。督抚事任既繁。其势亦稍旷远。尤恐日久弊生。关系转钜。其难三也。查现任粤海关监督臣师曾。精练明决。综核有余。稽查各口漏税。最为得法。上年海关正税。征至一百一十余万。报解 定陵工程。及户部指拨京饷。广储司公费。为历任所未有。即令督抚设法筹办。亦不能及师曾之精核。因查粤海关设立监督以后。雍正二年改归巡抚经理。八年复改归总督。旋又改归广州协副将。并设副监督。乾隆七年改归督粮道。八年又设监督。旋改归将军。以后又归督抚经理者五六年。十五年以后。始专设监督。 两朝 圣人于此。盖亦反复比较。而后着为成例。百余年旧制。未易轻议更张。体察情形。实亦无足胜此任者。至于书例之侵。牟家丁之朦蔽。各省关课同坐此弊。从无实数底簿可以稽查。见闻所及。亦略知其大概情形。而其收数之多寡。舞弊之浅深。质之监督。亦多茫然。实无由推测隐微。过事搜求。以期一发其覆。应请 天恩饬下监督臣师曾。查明各口收数。核实整顿。必能日有起色。所有体察粤海关情形。谨据所见缕悉上陈。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示。谨 奏。
皇朝经世文编续集卷五十二
户政二十七钱币上
新纂云南铜政全书凡例
王昶
一恭录 上谕。滇省铜政。仰荷 皇上烛照无遗。随事训饬。 圣谟洋洋。承办大小臣工。皆当时时恭阅。钦遵办理。且阅 钦定鼓铸则例。历奉 上谕。皆分类恭录。今纂铜政书。亦仿则例体裁。将历年钦奉 上谕。分门恭录。仰遵圣训。随事敬绎。更为亲切着明也。
一抽课收买。周礼太宰。以九赋歛财贿。山泽以及币余。各有常赋。历朝矿治有税。前明路南州铜厂有课。盖六府金谷并称。固所以资平成也。滇产五金而铜为尤盛。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总督蔡毓荣始疏陈矿硐宜开。听民开采。而官收其税。每十分抽税二分。委官监收。此为铜政之始。迨四十四年。总督贝和诺复疏请官为经理。抽课收买。此为收买铜之始。见于案牍者如此。当时之奏疏部议。已散轶无存。今以抽课收买为第一门。从其朔也。雍正元年以前。经理之官章程屡易。各厂收买之价有上中下三等。又屡次议增。至无可增因许通商以资羡补。酌予水泄以利攻采。是皆收买次第所有事也。铜价供支。不尽出自滇省。因纪其拨运协济。又如归公养廉。耗捐各铜。皆抽课之类。故汇而纪之。
一厂地。汉书地理志。俞元怀山出铜。来维从山出铜。后汉郡国志俞元装山出铜。贲古采山出铜锡。滇之产铜旧矣。自蒙段窃据。画江为界。皆无可考。元产铜之所。曰中庆金齿临安曲靖澂江。率止一二处数处而已。及我 朝三迤郡县皆有之。凡四十余厂。宝藏之兴。盖非前朝所能伦比。而铜亦遂为滇之要政矣。各厂为出铜之区。而各厂为运铜之路。故次即列厂店建设为一门。序各厂各店所隶之地。予厂之数。岁出之额。历年铜数之升降。设厂设店。则有官有役。因纪其经费。运铜程站脚费。厂店之所交关也。因牵连而书之。亦惟经费之出于铜息者。则载于此。其他采买之程站。陆运之脚费。仍于各门纪之。以免紊乱。至管理则止纪其官。人无一定。皆不具载。其由何人经理得法。而铜获极丰。亦详其年分姓名纪之。各厂中有从前封闭后得矿复开者。故于封闭之厂考其地与封闭之年详记焉。
一京铜。文献通考禹铸历山之金。禹贡扬州厥贡。惟金三品。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荆州厥贡。惟金三品。浮于江沱汉。逾于洛。至于南河。输金铸钱。以济民用。自昔已然。我 皇上德协坤。维地不爱宝。滇铜之盛。古未有。因运京师以裕泉流。浮金沙江。逾江淮河。济达于河。远历万里。铜政莫大乎此。盖自雍正年间。滇铜运至湖北之汉口。江苏之镇江。应江楚各省采买。已肇购运京铜之渐。嗣复在镇铸钱运京。乾隆三年。滇厂大旺。而八省采买。尽归滇省购运。于是定各厂各路陆运之法。既而开金沙江之黄草坪。又开罗星渡盐井渡三路水运。旋复以铸钱之铜加运于京。其间令民计程受值。舟车人力。并擅其功。自四川泸州以至京师委员。受铜交铜。雇舟易舟。守风守水守冻。引挽增夫。各省起程。沉溺打捞。追赔豁免。回滇报销。已备极委曲繁重矣。挨序纪之。为购运京铜门。自泸州至京。例案皆长运官所宜遵守者。向钞一册给运官。运毕缴还。今另为一册。以便书成可以刊发共知也。
一钱法。九府圜法见于周礼。本于太公。汤铸于庄山。周景王铸于周昌。大抵古者多就铜山以铸钱。滇产铜多。而铸钱亦广。顺治十七年。云南开局铸钱。钱法实在铜政之先。自后分设于各府。或复或罢。或增或减。其议减议罢。损益因乎时。议增议复。酌剂因乎地。皆宜深加考究。故于案牍之中。检其奏议备录之。案牍中无可征者。则参诸省志以补之。分局题奏者。则以类相从。俾各有端委。不致分淆。其有奏议已见于他门者。设局增铸。则录其题定事宜于此门。裁减则于所局与炉之数节录之。以免重复。以便考证。至鼓铸余息。皆关经费。铜厂运供不前。因有参赔筹息之案。虽若无关于钱法。备录之。亦可为后此厂员垂戒。
一采买。自滇省铜盛。而外省钱法皆资挹注。初采买滇铜。止一二省。渐遂及于九省。始本暂时通融。久之遂沿为定例。成为岁额。内府外府。同关 国帑。亦铜政之未可岐视者。各省铜数不同。铜价不同。前后增减又不同。其挽运有期。迟逾有罚。差员之侵亏者予以重谴。总汇为采买门。筹其兑发。俱其度支。道路之险易远近。具见于此。
一厂欠。采矿煎铜。宜有接济。铜价不能无预支之数。久之成为逋负。因有厂欠之名。雍正二年。总督高其倬奏章中已备言之。铜价之数。皆定自数十年之前。 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百物之价。数倍于前。而经费有定。采铜之价。不可议增。固准预支。俾其藉官项以资营运。而贫不能偿。暨逃亡者。逋负又倍多于前。究之 帑藏所关。不可不慎。经前总督奏禁厂欠。仰荷我 皇上仁覆无外。时颁 恩旨蠲免。屡次皆数十万金。穷檐感激奋兴。而获铜得以无绌。今并纪为厂欠门。
一考成。周官太宰。以八柄驳众臣。曰日终考日成。月中考月要。岁终考岁会。第其上下以为黜陟。滇省铜厂。一年考成。分功过而示劝惩。即岁终考岁会之法也。年终考成之外。有获铜加多。专奏陞用者。有短铜悮运特劾逮治者。统为考成奏销一门。其京铜陆运奏销。另附于京铜陆运。
一志余。凡条禀议详现在通行。虽未经奏咨。而亦为省例。均行辑入。其虽未通行。而于铜政有所考证者。亦披拣辑入。以裨采择。至铜政所重者。获铜运铜。其踹引取矿。炼矿煎铜。虽若无关于铜政。而委折多端。厂民炉户之艰难辛苦。必深知而后能悯恤之。亦不可而不讲。为志余。凡所辑录。皆纪姓名。不没其长也。
一书分八门。而各门中又各有类。门为大纲。类为条目。一切案例。皆以类篇。其奏疏部议。分门纂录。各从其类。要在有条不紊。非敢意为割裂。又或有前后援引。重出见。则芟其繁复。取便观览。然但加节删。不敢改易其文。庶无失当日立言之旨。
一采录书籍。恭阅 钦定鼓铸则例书。办运京铜及云南省鼓铸两门内。办铜运铜之序。固已大纲毕举。始终该备。今将各条于现纂书内分门录入例文。以资援引。未敢妄加增减。又如 大清会典。云南省志。或有关于滇省铜政者。又吏部处分则例。亦闲有为铜政所引用者。皆仿鼓铸则例之法。一并纂入。所录书籍。必标书名。以便稽考。
一纂录例案之中。或于此类其议尚悬而未结。待证于他门。或大义已明。而覆咨覆奏无需纂入。则撰数语。以便繙阅核对。一览而知。如是之类。俱用谨按二字以志之。
复程晴中丞
王赠芳
承示汉回积怨情形。语语扼要。积怨必须解释。欲解释必先持平。往岁猛缅一案。回民犷悍横暴。实为祸首。汉民怨忿日深。众起而攻。于是回民大被其害。亟图报复。势不能不乞援于他处。从此外匪云集。互寻仇隙。而祸急矣。阁下严禁谣言。搜捕外匪。无论汉回。一律惩办。似此大张示谕。洵足以褫豪棍之胆。而服觖望之心。闻乙巳九月二日。永郡七哨练勇乘夜入城。诛戮回民太惨。回民以报复为名。三迤响应。处处揭竿。所至杀掠。计回民被毒于城厢。汉民被厄于村野。兵火披猖。沟壑枕藉。汉回亦复相等。恤其死而安其生。非大为招抚不济。承示难回无家可归。暂令分地而居。以免聚处寻。最为周妥。惟回众心齐散者瞬当复聚。仇隙未解。势难两安。前者梓庭制军。渡台办理善后。弟尝寓书谓台郡闽粤两籍世世相。宜由地方官。以祸福力为解释。择两籍中绅耆之有望者。剀切开导。令其各向本籍丁壮释仇联好。除畛域。通昏姻。以保子孙。今滇中汉回。似宜昉其意。务令各悔前非。降心相从。地方官力行保甲。严密稽查。违者重惩。其外来游匪。各为助势扛帮。实则乘机抢者。立予严究驱逐。不许潜伏容隐。其羁穷流浪者。或量给盘费遣还。以净根株。似亦息争弭患之一道也。至夷地蛮触相争。事所常有。来示自固边圉不必深究。深得控驭之法。自可相安无事耳。铜务情形。弟未躬亲其事。且离滇八年。今昔互异。大约铜出于厂。厂各有额。而欲责厂额。必先裕铜本。铜本乃办铜之资。非买铜之价也。实生中丞藩滇时。卢州县侵挪铜本。掯而不发。州县未领铜本。遂不办铜。一日实翁谓弟曰。现在铜务。照盐务办法。以此厂之有余。补彼厂之不足。何如。弟答曰。盐患在有余。铜务患在不足。何可同也。不发铜本。无以责州县之铜。诸厂从此废矣。今有旺厂。尚可拨补。万一旺厂稍衰。而废厂不能复采。若将之何。实翁颇悔之。然业已行之矣。大抵此事须计久远以顾大局。产铜之地甚多。调度有方。稽察有法。本不告匮。铜不走私。则庶乎其可矣。
上王夔石中丞论采矿金书
陈宝箴
窃惟国用自嘉道以来藏实鲜河工海防二者迭为漏库帑日以匮乏咸丰军兴而后 国帑既空民财亦竭大钱钞票之法阻阏难行。而捐输厘税二端口愈加密 朝廷厚泽深仁既守永不加赋之 祖训则至今正供而外所恃以济国用之穷者亦惟此捐厘而已海内凋敝民困未苏二者已成强弩之末决不能于此外更议取民之制而今日用财之钜且急则且方兴而未已有不堪为设想者苟听其自然而不思亟为之计是处堂之智也亟为之计而仍思取之民是剜肉之谋也自来为国家计久远者必曰损上以益下而言利之臣壹意以富强为事则又必损下以益上时至今日上下皆无可损矣假令仓卒之顷 国家有缓急之备闾阎有水旱之灾不知何策以处此故善理财者在因国家已然之制而振理之因天地自然之利而裁成之今日则榷盐开矿二者其大端也盐政自有专司不敢妄议至于开矿之说人人知之人人皆能言之而卒无主持其说以收其效者则以未深究其底蕴未能折衷至是而不免为众言所夺也夫开矿之非今时创举不待辨今天下所用之黄白镪未有不自开矿来者特为之有其道耳今人徒以明代曾因开矿扰民滋变未尝深求其故与其所以滋变之由但一闻大利启争易聚难散之说遂相戒不敢置议而天地仁爱日产其菁华以惠养众生者一听其埋没于荒榛朽壤之中而惟苦力劳志铢积而寸累者之是求是何异闻溺而湮井焚而夷也考开矿之法始于三代盛时管子言禹汤铸历山庄山之金为币以救水旱御人事而平天下周官人掌金玉石锡之地而为厉禁以守之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而巡其禁令此为矿金关闭禁令之始非叔季之獘政也自时厥后物产有盈虚国计有丰绌不以为常经而亦未尝废而不用唐初置诸州银冶五十八所至元和中以计臣议钱法欲重铜轻银特申封闭坑采之令宋代坑治益盛天下银冶多至八十有四皆官主之其时矿苦微歇者屡有除汰而江淮荆湖新发之矿漕司虑给本赀往往停闭至建炎七年允工部请以金银坑冶召民自备物料采取烹炼官收十分之二法始一变此皆往代开矿因革损益之明证未尝骚扰病民致滋变乱也明太祖成祖尝慎重开矿事然犹置陕西凤凰山银坑八所福建银屏山炉冶四十二座又置浙江温处诸银场局永乐时遣官赴湖广贵州采办金银其后岁入矿课递有增减至英宗始下诏封坑撤官既而奸民私开争杀严禁不能止言者请复开银场则利归于上而盗无所容乃分遣侍郎御史提督等官前往经理而奉行不善供亿烦苦开与闭两失其道自后遂属中官成化中湖广武陵等县金场得不偿费甚至武宗时听内官奏开闽浙银场无矿责银民以大扰万历二十四年内官复奏请开矿助大工于是河南山东山西诸路中使四出奸璫乘势诛索中饱者不啻倍蓰利归于下怨府于上而矿场始为獘薮此自委任阉官之失不得谓矿之必不可开不然何以不敝于洪武永乐之时与唐宋金元暨三代之世耶明自中叶以还政由官寺无一不可阶乱岂特开矿一事为然哉况其时乱民之所以日众者尤不仅在开矿也
伏考康熙五十二年大学士九卿议奏云南等省开矿事 圣祖仁皇帝上谕有曰天地自然之利当与民共之不当以无用弃之要在地方吏处置得宜毋致生事耳乾隆三年 高宗纯皇帝谕曰两广总督鄂弥达议复提督张天骏矿山开采恐滋聚众之奏据称铜矿鼓铸所需且招募附近居民聚则为工散则耕作并无易聚难散之患地方大吏原以整顿地方岂可图便偷安置国计于不问张天骏藉安靖之名为卸责自全之地着交部议处大哉 圣谟诚析义至精推行尽利可为万世法者他如前湖南巡抚陈文恭公亦以开矿为自然之利谓地方吏畏难卸责无肯为国计民生虑者可见事理之同然矣窃见湖南醴陵郴州桂阳沅陵黔阳安化等州县皆有金银矿小民潜来往往有暴富者以执事之明达诚得倡谋开采择廉介素着综练精密之道府官绅为之主办于开采之地环以墙垣以示圈禁稍调境内防勇数百弹压巡逻谨其出入其开矿之工则募附近居民厚给廪饩稍优于无事之兵即以兵法部署使什伍相束作止齐一行列无紊或量购机器以省功力遴选廉谨官弁检察出入稽查坑冶以严防逸漏如采参之制阅四五月率一更代使不致积久生玩而致獘受代后课其效而旌之敢有侵欺者立揭无贷苟主办未得其人则姑弗举如是斯在事者无所濡染远近之民咸知地不爱宝原以资国家之用又见久经禁闭之强有力者上得而私安有启争聚众之事乎至于召募采工每所不过数百人多至千余人而止天下募勇无虑数十万皆无易聚难散之事更何有于区区之众金尽事毕则停闭而遣之受募之民囊有余赀自无不欣然复业非若听民自采或致远方无业之民闻风蚁聚有如说者之所虑也今请择一主办之人使就一产金银之地暂募数十百人试行如法采办如果得当则增工而广取之其他湖南境内凡有黄白金矿之所皆准此而力行之并请于咨部试采之后举某所陈利害之说请 旨饬下直省督抚各就产金之地一律举行以纾 国用而息民力要在当事者不存为人择事之见主办得人则行之决无他獘数年之后所获必多虽有缓急亦可恃以无恐而捐输可停厘税可减于政体民生裨益非浅矣宋太祖有言军旅饥馑国家当预为之计不可临事厚歛于民今日之事为之犹恐不及迥非预为之备可比又安有舍一上可富国下不病民之大利不思多方以求之竭力以致之而惟狃于启争难散无稽不察之言相率委弃焉良足惜也伏惟 圣祖 高宗天亶聪明如日月之无不照前明之已事岂不鉴之而 圣训煌煌惟以处置得宜为要而以卸责自全者为图便偷安置 国计于不问此其义可窥测而知者其时各省矿课有定额者有无定额者参半着于会典然视各前代多寡稍殊意者嘉道以前民物殷富公私储积粟陈贯朽百废具兴可无急急于此而权衡万物之高下以适其平特留此天地无穷之利以遗今日未可知也记曰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张文武不为也王者张弛因时通变尽利即今日之捐输厘税亦皆推广创行之举然视自然之利则有间矣昔人谓鼓铸所出得适符其本赀即为国之大利人主以天下为家自无而有得一钱即人多一钱之用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无以异耳况开矿之为利且什佰千万于此亦何惮而不为也区区愚诚久怀欲吐而湖南适当其地是用冒昧渎陈仰希裁择惟鉴其心而垂察焉不胜恳切屏营之至
皇朝经世文编续集卷五十三
户政二十八钱币下
钱法
李[因](固)笃
愚观货币之原。王者所以驭天下之情物。而未尝专自利也。是故权操其要。以铜楮之微。可埒于金玉。而理失其平。以天子之威。不能得诸匹夫。何则。权出于上者也。上不爱其权。则利之所在。人争趋之。究之下反受其害焉。理通乎下者也。下不服其理。使利专归于上。则下有所苦而不行。究之上亦无所利焉。故其用与天下均之。而权非可旁分。其法自上制之。而理非可独擅。则利以和义而不至于滋害。此从来制钱之大经也。虽然。不揆于古。则无以折损益之宜。不谋其精。则无以立变通之会。彼夫燧人之始作。黄帝之更端。远者姑不论矣。如禹为历山之币。汤铸庄山之金。特以赡人之不足。非即以阜财也。周九府之设。命之曰圜。而外府泉府掌其出入。齐三币之论。命之曰衡。而上币中币。准于刀布。此则通其制用。然犹未有厉禁也。汉武帝中。始置吏领盐铁一大农务。方部郡国。令远方各以其物相灌输。称为平准。至是而利尽在官。公私之说起。良楛之形殊矣。语其重则有赤仄比。论四柱八铢。直百当千之变。语其轻。则有鹅眼綖环。榆荚荷叶。风水浮之名。而惟元狩之五铢周郭。其质令不得磨钱取熔。武德之间。通计十钱重一两。当古之七十铢。以上二者。轻重之间。为独得其中焉。历代相承不一。举其着凡有八家。管仲曰。夫币。握之非有补于煖。食之非有补于饱。而先王以守物而御人。是论其德也。孔琳曰。制无用之货。通有用之财。既无谷帛毁败之费。又省商旅转般之劳。是论其才也。单穆公曰。民患轻则母权子。作重以行之。若不堪重。则子权母。作轻以行之。亦不废重。子可废。母不可废。是论其理也。贾谊曰。事有召祸。法有起奸。令细民操造币之势。虽黥罪日报不止。是论其柄也。孔觊曰。重之患在难用。而难用为无虑。轻之患在盗铸。而盗铸为祸深。所以盗铸而严法不能禁。上惜铜而爱工也。是论其弊也。刘秩曰。物贱则伤农。钱贱则伤贾。故物重钱轻。钱轻由乎物多。多则作法收之使少。少则重。重则作法布之使轻。是论其术也。陆贽曰。广即山殖货之功。峻用铜为器之禁。是论其用也。刘陶曰。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日有饥。是论其本也。八家之议。其在于今。或有行有不行。或有急有不急。若夫今之钱法。盖于国者未能多。施于民者未能广。传于历年者未能久。则愚尝略取而计之。得十有二事。曰庀铜。曰易旧。曰核禁。曰聚工炭。曰定直。曰疏滞。曰抵赋。曰酌省铸。曰立质。曰辨文。曰通市籴。曰治私治。
何言乎庀铜。铜者。所以为钱之具也。钱之不赡。在于铜贵。铜贵之繇。采之者众耳。夫铜以为兵。则不如铁。以为器。则不如漆。故禁之无害。官禁之。则铜无所需而益贱。贱则钱之用给矣。且铜不下布。则盗铸者无因而就。公钱不破。而人不犯死刑焉。天下出铜之山。四百六十。宋铸钱之监。二十六所。岁课至五百四十九万。贯韶永通一监。至岁八十万贯。载诸前史者可考已。何言乎易旧。旧钱者。民所自有之物。尝利其行也。而行旧百。则废新亦百。行旧千。则废新亦千。故禁之便。然徒禁之。而不知以收之。民孰肯捐其所自有者。一旦委诸沟壑。禁稍宽而旧钱将复出矣。法宜出新以易其旧。令民出旧者。十得新者六。民所得既浮于铜直。必争听命焉。责在守令。总于藩服。而国家亦可藉废铜佐鼓铸。则其用亦饶。此又与庀铜之说相权者已。何言乎核禁。禁者。禁奸民之熔钱为器也。钱苟为器。其利十倍而上。将何恃以通百货。平低昂。且熔之为器。钱虽毁而器存。若夫散而四出。转迁他国。害将有不胜计者。王安石一罢钱禁。而边关海舶。弛不复讥。卒致国用日耗。非其已事哉。自今申之。熔销为器者罪。漏出外邦者刑。为禁既严。而民晓然。知蓄钱之无用。势必乐输之官。此又与易旧之说相权者已。何言乎聚工炭。工炭者。钱之所由以成也。一钱之成。费如其体。度诸先王足民之本心。固无所惜。而当国用屡绌之秋。亦必有以权其不足。今京师楼堞之建。例由罪人。苟仿其制。择流军之有力者。令鸠工辇炭以自赎。仍下其议于直省。准而为之。严治侵入之罪。则铜不咎于铸。本旧不苦于革新。禁不苦于厉商贾。此又与上之三说相权者已。定直维何。钱与物。平则行。觭则滞。故直不可不均也。直均矣。而民仍乐蓄金。不乐蓄钱。何者。金积而伸。钱积而诎也。今且行十数年。立一新局。而前之所铸。二仅当一。更一字式而前之铸。三仅当一。民以为此旦夕事耳。孰能藏之哉。夫钱固欲其布。不欲其藏。然非有藏。者则钱之用。必不胜于金。前史所称富人之橐。类以钱计。愚又考明初洪武至成化。百年之间。仅大中洪武永乐宣德四钱。未尝更有所作。而其时亦不至乏。则今之数易者何为乎。疏滞维何。钱之用则通。狭则塞。故滞不可不开也。今以省言之。则行于北者。或不行于南。而制且互殊。以郡言之。则行于边者。或不行于腹。而估无一律。有专行新者。有新故相准而行者。有此贵而彼贱者。奸民往来货迁其中。是与朝廷争利也。夫天下之同文久矣。何独至于钱而异之。请严为令。务使勿贰。钱之地宽。而价益不摇。岂非定直相表里乎。抵赋维何。钱之出入。欲行下亦欲行上。故赋不可不明也。今官予民。则迫而受之。民还官。则拒而不纳。收之敝于无用。则予之莫肯复收。故钱之不行。自上格之也。倘议行。亦必先自上始。通计天下州县正赋。除陆路解京之外。有随地支销者。有水路可达于京者。概许纳钱。而即以此严治守令之殿最。何则。有司之取民金之耗为难知。而钱之赢为易见。故多藉口不便耳。诚使民闲之钱得用于官。虽万里如属目矣。岂非与疏滞相表里乎。
酌省铸维何。钱数之取。近则易。远则难。故铸不可不增也。今尽罢各省而归之京师宝源宝泉两局。计臣之意。不过谓撤外炉以杜私铸耳。然京师铸之钱。仅用于京则可。如其自京而达之天下。则与省铸何别。故私铸之有无。系乎钱之盛衰。不系乎炉之多寡也。请详议而复之。则钱给人用而直可无低昂。省皆一式。而行可无关阂。民取诸省乃纳诸省。而赋可无匮乏。岂不与上之三说相表里乎。如所谓立质。质也者。体厚而后用宏也。夫珠玉出于天币帛成于人。钱则合天人而为之。铜出于天。吾无所吝。工出于人。吾无所惜。俾其肉好适均。轮郭正周。造一钱。费一钱。本多而工裕。然后上下之情相安。今宜仿五铢之旧。每年计用铜十五分。剉磨之余。去五存十。轻重大小。各适其中。而行之可以不穷矣。如所谓辨文。文也者。义顺而后利施也。夫天左旋。日星顺之。地右旋。河江顺之。唐之开通元宝。其文自上而右。右而下。下而左。犹之左旋也。后人不及详考。遂讹为开元通宝。一纵一横读之。天地闲如有是成文者乎。义之不顺。而何有施。至铸钱用年号。始于刘宋之孝建。建隆以来。每更一号。必铸一钱。有一帝而九改号。十铸钱者。铜炭工作。保无厉民耶。金制一帝一钱。以未改元。故得省。然二十年之内。已再易矣。宜仿开通之旧。顺布其文。或用国号。或别制佳名。以古篆书之。轮郭之旁。周回凿为细纹。而错综得体。义伸而用乃伸。即准于立质之说。可以相资矣。如所谓通市籴。市籴也者。立法而后价平也。夫民之饥由于谷。谷之贵由于法之不详。商贩者少耳。宜定市价之令。恒以米谷为本。下之有司。在内俾坊市。按月报于朝廷。在外俾市。以旬上于邑。以月上于府。府以季上于藩服。藩服上于户部。使上知钱谷之数。验民食之足否。为通融转移之法。使钱不至于常余。谷不至于常歉。其价既平。而民不苦于饥。因是以稽差税科敛。计工役。而懋迁合义。法变而施法不变。即准于辨文之说。可以相资矣。如所云治私治。私治也者。外绝而后内专也。夫敛铜开治。非一手一足之力也。聚人既多。必不能欺闾里之耳目。而奸民往往肆行无忌。多与吏胥相比。今郡县皆有游徼之卒。宜令有司。择其敏者。专主几察。而严其责成。遇贸钱都市者。一有滥恶不堪。则境内必有盗铸之徒。民即齎钱以报有司。责游徼以奸人之主名。而务其必获。权在守令。弁员不得问。而鼓铸既清。无敢杂以铅锡。质将益固。无敢乱其字画。文将益端。无敢妄为轩轾。市籴将益明。即准于上之三说。兼可以相资矣。故庀铜以储之。易旧以敛之。核禁以藏之。聚工炭以济之。则蓄于国者。不患其不多。定直以长之。疏滞以扩之。抵赋以来之酌省铸以便之。则施于民者。不患其不广。立质以敦之。辨文以叙之。通市籴以裒益之。治私治以剔厘简贵之。则传于年者。不患其不久。利弊之端。此其大略也。
然而银禁不着。钱之积轻。不可得而振。钞法不复。钱之行远。不可得而达。愚闻国之本赋。民之贸易。其用银皆自元始。明初尝禁之。而规画未周。权宜未审。故迄不行。请稽三币之法。以银为上币。钱为下币。许公私通用。而一准于上币。每银一分易钱十文。银藏至十两以上者禁之。违者其罪流。如此则钱与银权。勿致有偏重之虑。何积轻之不振哉。愚又闻周官有传别之成。汉武有鹿皮之币。是钞之权舆也。飞钱合券委轮创于唐。交子会务称称提盛于宋。迨元而钞提遂孤行。终其世。人不知有钱之用焉。请稽三币之法。以银钱为上下币。钞为中币。中下币。公私通用。而仍准于上币。新制之钞。每钞易钱十文。当银一分。四角完而未中折者。钞五文。中折者。三文。烂而有字者一文。银之递减如之。通诏天下以为定制。民以钞易钱者听。以纳赋者听。与凡军士之颁赐。工役之稍食。盐贾纳钞于京库。盐场给钞为工本。钞关取钞为税课。明示民以津关必藉钞而通。输纳必藉钞而给。人亦晓然知收钞之即可当钱。又钱多则出钞以聚之。钞多则出钱以聚之。钱钞俱多。则出银以聚之。诏大司农。敕都税宣课二司仓。太节慎二库。制其出入。易其有无。使循环如流水。如此则钱与银钞相权。勿致有败坏之忧。何行远之不达哉。今世吏胥惟恐钱钞之法。归于画一。则侵渔易穷。相与阻坏。有司喜其利己。率乐从焉。但知有出。而不知入之为出。藉口便民。而不兼用之。为便民。是在庙堂之上独断而必为之。若夫崇节俭以厚其基。重农桑以培其民。信功令以果其行。慎择有司。申明赏罚。以要其终。则凡有关于国用者。类宜加之意焉。又不独钱法一事也。
历言古今利弊源流。有今已行者。有未行者。大率皆通达无滞之论。唯易旧。核禁。聚工炭。定直。抵赋五段。凿凿可见之施行。而末段官吏不乐钱钞画一。侵渔易穷。相与阻坏。抉破此弊。令 朝廷晓然于藉口。不便隐情。则善政立行。而 国必富矣。
钞币议
王[](鎏)
三[代](伐)以上。君民相通。但有足民之事。更无足君之事。必百姓足而后君足。犹子孙富而父母未有贫者也。三代以下。君民相隔。既有足君之事。又有足民之事。且必君足而后百姓足。犹父母富而子孙亦未有贫者也。夫欲足民。莫如重农务穑。而欲足君。莫如操钱币之权。然而往往不能操其权者何也。自毁钱为器。起于工匠。而利权一失矣。铅钱私铸。窃于奸民。而利权再失矣。外洋钱币。行于中国。而利权三失矣。银价低昂。操于商贾。而利权四失矣。钱票会券。出于富户。而利权五失矣。今欲操钱币之权。莫如禁银而行钞。而又尽去其弊。则国用常足。而民财同阜矣。请综钱币之源流论之。后魏高谦之曰。尧遭大水。以历山之金铸钱。汤遭大旱。以庄山之金铸钱。夫古者分国而治。资于粟帛者重。而资于钱币者轻。故非水旱要可不铸。后人或以珠玉龟贝刀布为币。未尝专以银与钱也。郑司农释诗抱布贸丝云。周人以布广二寸长二尺。凭官司印书其上。以为民闲贸易之币。此即行钞所昉。汉武帝造鹿白币。唐宪宗用飞钱。又为行钱之渐。至宋张咏始行交子。宋孝宗以内帑金帛。易楮币。藏于内库。一时楮币重于黄金。沿及金元。皆用纸钞。明初亦行宝钞。至英宗有米麦折银之令。弛用银之禁。由是有出无入。而钞遂不行。迨崇祯十六年。生员蒋臣奏行铜钞。帝意欲用纸钞。因流贼渡河。其事遂止。夫自宋迄明。凡行钞四五百年。 本朝顺治中。时亦尝兼行钞币。苟其有害无利。安能行之如是其久哉。按明户部侍郎倪元璐尝欲行钞。其时省臣条陈十便。一曰造之本省。二曰行之途广。三曰齎之也轻。四曰藏之也。五曰无成色之好丑。六曰无称兑之轻重。七曰革银匠之奸偷。八曰杜盗贼之窥伺。九曰钱不用而用钞。其铜尽铸军器。十曰钞行而银不行。其银尽实内帑。此十者。惟末二条立法尚未尽善。钞可用而钱不可废也。银虽可废。宜仍散之民间为器饰。而不宜尽实内帑也。其余皆至论名言。无可疑者。
而蒙细推行钞之利。其实不止此。如凡以他物为币皆有尽。惟钞则无尽。造百万即百万。造千万即千万。则操不涸之财源。其大利一也。万物之利权。收之于上。布之于下。则尊国家之体统。其大利二也。外洋不得以其币行中国。则动远夷之畏服。其大利三也。奸民谋逆。类皆以财利要结人心。国家财用不竭。则消奸民之逆志。其大利四也。用银有白纹元丝洋钱之不同。行钞归于画一。则齐天下之风俗。其大利五也。钞法既行。收铜以供鼓铸。则极钱法之精好。其大利六也。钞直既有一定。商贾不得低昂之。则绝民心之诈伪。其大利七也。富家或以土窖藏银。历久不用。银益见少。今举而变之。悉出易钞。则去壅滞之恶习。其大利八也。钞式宜变。从前分为七等。大钞书孝经。其次书印先正格言。俾民识字。则寓教民之深意。其大利九也。凡漕务。河务。盐务。皆有积弊当厘人不敢议者。恐经费不足故也。若行钞无难更定章程矣。则除万事之积弊。其大利十也。国计大裕。捐例永停。即捐衔亦可无庸。则重朝廷之名器。其大利十一也。一切取民者从薄。予民者从厚。则行千载之仁政。其大利十二也。夫天下无不弊之法。而常恃有救法之人。而欲图天下之大功。必先破众人之论。人徒见宋金元明行钞。不能无弊。遂以为不可行。不知皆立法未周之故耳。今试言其弊之大略。一则单纸易坏。而不知装潢糊表也。二则式印苟简。而不知宜镂版精工也。三则钞文但书刑律。无可观玩也。四则印章不多。难于办别也。五则中统钞自二贯至十文。分为十一等。太琐屑也。六则中统钞。止于二贯。民犹不便也。七则钞直二贯者。止费钱三四文。资本太轻。纸幅狭隘。程式不精也。八则有司以出钞为利。入钞为讳也。九则民以旧钞换新钞。必增工墨费。每贯三分也。十则旧钞行用。每至简阅也。十一则钞法屡更。使民疑也。十二则不铸钱而钱日少也。十三则仍杂用银也。十四则专利于上。而不能行惠于民也。十五则虽设严刑。而未尽防伪之道也。今诚能一一悉去其弊。则行钞者宋金元明之法也。而所以行钞者。固非宋金元明之法也。岂非理财之善策哉。嘉庆年闲。翰林学士蔡之定曾奏请行钞。然徒言行钞。而不知去弊之方。则无以全收其利而不受其害。宜其议之不行也。夫自古有治人无治法。然苟有治人。必有治法。而立法之善。不过即弊法而去其弊。所谓胜者所用败者之谋也。蒙尝博观载籍。访通人。有言行钞之利者。必与之深心商搉而究其理。有言行钞之害者。必与之反覆辨论而穷其故。实见钞法之行。利及百姓。而非止国家也。利及万世。而非止一时也。故为考证八。条目四十。问答二十。以破众人之论。刍荛之愚。俟有言责者择焉。
原钞之始
元何异孙曰。郑司农释诗抱布贸丝云。周人以布长二尺。凭官司即书其上。以为民间贸易之币。此用钞之始。
按司农此条。见周礼注余初得之。谓可以证钞法。后捡旧本十一经问对。则知何异孙已先我言之矣。今通志堂经解所刊十一经问对。删去此条。
汉武帝时禁苑有白鹿。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按一皮而直四十万。其值太重。窥此意。止欲取王侯宗室之利。与民间无预也。
唐宪宗行飞钱。令商贾至京师。委钱给券。轻装趋四方。合券取之
按飞钱合券取钱。即交子之权舆。宋太祖置便钱。务许商人投牒输钱左藏库。以诸州钱给之。按此亦飞钱之意。
宋仁宗元年。置益州交子务。初张咏知益州。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使富民主之。后富民稍衰。争讼不息。转运使薛山张若谷。请置交子务。以权其出入。禁私造者。帝从其议。立务于益州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缗为额。
按商贾惮于重齎。交子之设。正以便民。今民闲自行会票。则交子之用隐操于富户矣。
造钞之法
宋史云。景定四年。以收买逾限之田。复日增印会子一十五万。咸淳四年。以近颁见钱关子贯作七百七十文。公私擅减者。官以赃论。吏则配籍五年。复申严关子减落之禁。七年以行在纸局。所造关子纸不精。命四川制使抄造输送。每岁以二千万作四纲。
宋高宗二十四年。金使置交钞库。金以铜少造钞引。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等。谓之大钞。一伯二伯三伯五伯七伯五等。谓之小钞。与钱并用。以七年为限。纳旧易新。诸路置官库受之。每贯取工墨钱十五。公私便焉。宋理宗景定元年。蒙古行交钞法。王文统立十路宣抚司。示以条格。欲差发办而民不扰。盐课不失常额。交钞无致阻滞。遂行中书省造中统元宝文钞。立互市于颖州涟水光化军交钞法。自十文至二贯文。凡十等。不限年月。诸路通行。赋税并听收受。仍申严私盐酒钞麴货等禁。
按金元用钞之初。皆见其便迨。行之久而其弊渐生。于是议更造。愈更造。而弊愈生。其故有由也。金之钞初止十贯。而其后乃有二百贯至千贯者。元之钞始止二贯。迨桑哥造至元钞。自一贯至五十文。凡十有一等。一贯视中统钞。五贯文是方尺之纸。直钱五十文也。武宗造至大钞。凡十三等。每一贯准至元钞五贯。是方尺之纸。直钱五万文也。先后轻重不伦。无怪乎视为虚券。而不可行也。斯固由更法之弊。而亦创制之初。未能斟酌至精也。然则欲行钞者。必立法之始。详审精密。先求尽善。一定之后。更不改造。而后钞可永行矣。
金史云。初贞元间。既行钞引法。遂设印造钞引库及交钞库。皆设使副判各一员。都监二员。而交钞库副则专主书押搭印合同之事。 又曰交钞之制。外为阑作花纹。其上横书贯例。左曰某字料。右曰某字号。料号外篆书曰。伪造交钞者斩。告捕者赏钱三百贯。料号衡阑下曰。中都交钞库。准尚书户部符承都堂劄付户部覆点勘令史姓名押字。又曰圣旨印造。逐路交钞。于某处库纳钱。更许于某处库纳钞换钱。官私同见钱流转。其钞不限年月行用。如字文故暗。或钞纸擦磨。许于所属库司纳旧换新。若到库支钱。或倒换新钞。每贯量工墨钱若干文。库掐攒司库副使各押字年月日印造钞引库库子库司副使各押字。上至尚书户部官亦押字。其搭印支钱处。合同用印依常例。
按金之制钞法亦备矣。惜其尚未知装潢精工。使不至易坏也。至于命善书者书先正格言其上。富民而兼寓教民。不尤善乎。
元史云。世祖中统元年始造交钞。以丝为本。每银五十两。易丝钞一千两诸物之直。并从丝例。是年十月又造中统元宝钞。其文以十计者四。曰一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以百计者三。曰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以贯计者二。曰一贯文。二贯文。每一贯同交钞一两。两贯同白银一两。至元十二年添造厘钞。其例有三。曰二文。三文。五文。初钞印用木为板。十三年铸铜易之。(十)
元至大四年。罢行至大银钞铜钱。杨朵法曰。法有便。不当视立法之人为废。置铜钱与楮币相权。而用古之道也。何可遽废耶。言虽不用。时论是之。
按以钞为不可废。以钱钞为宜兼行。自是确论。
元顺帝十年欲更钞法。吏部尚书。偰哲笃迎合宰相脱脱意。请以钞一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国子祭酒吕思诚曰。中统至元自有母子。岂有以故纸为母。而立铜为子者乎。又曰。钱钞用法见为一致。以虚换实也。今历代钱。与至正钱中统至元钞交钞分为五项。虑下民藏其实。而弃其虚。恐不为国家利。偰哲笃曰。至元钞多伪。故更之。思诚曰。至元钞非伪。人为伪耳。至元钞人犹识之。交钞人未之识。伪将滋多。偰哲笃曰。钱钞兼行。何如。思诚曰。钱钞兼行。轻重不伦。何者为母。何者为子。汝不通古今。徒以口舌取媚大臣乎。
按以钞为母。以钱为子。钞数多而钱数少。钞以便总统之用。钱以便零析之用。此法未尝不善。第当于立法之初。先定其规而慎守之。元世先废钱不用。至顺帝时。钞法极币之世。承仁宗罢行银钞铜钱之后。而欲更法。宜其不可行也。偰哲笃诚未达时务。而吕思诚之言。亦岂极至之论耶。
陆世仪曰。古有三币。今亦有三币。古之三币。珠玉黄金刀布。今之三币。白金钱钞。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皆粟与械器耳。粟与械器。持移量算。有所不便。于是乎代之以金。是金者所以通粟与器械之穷也。所以大不如小也。物有至微厘毫市易。则金又有所不便。于是乎又代之以钱。钱者。所以通金之穷也。所谓顿不如零也。千里齎持。盗贼险阻。则金与钱又有所不便。于是乎又代之以楮。楮者。如唐之飞钱。今之会票。又所以通金与钱之穷也。所谓重不如轻也。识三币之情。则知所以用三币之法矣。
按此论三币甚确。知重不如轻。则知钞之不当废矣。
高珩云。钞法亦可救急。若大粮商税。非钞不收。则钞法立行。上操利权。出不尽而用不竭。又安用朱提为乎。唐法为租为调。元明开国之初。皆以宝钞济用。不专重金银也。
究钞之法
宋史宝佑四年台臣奏川引银会之弊。皆因自印自用。有出无收。今当拘其印造之权。归之朝廷。仿十八界会之造。四川会子视淳佑之令。作七百七十陌于四川。州县公私行使。两料川引并毁。见在银会姑存。旧引既清。新会有限。则楮价不损。物价自乎。公私俱便矣。有旨从之。
宋沈括曰。钞法数易。富家不蓄钞而蓄钱。
宋徽宗改四川交子为钱引。新交子一千。当旧交子四千。交子法大坏。
金赵秉文曰。比者宝券滞塞。朝廷将议更张而已妄传不用。因之抑遏。渐至废绝。此乃权归小民也。自迁汴以来。废回易务。臣愚谓当复置令职官。通市道者掌之。
金赵伯成曰。更造之法。阴夺民利。其弊甚于征之。
*原书内容为衍文,故删。
按前朝行钞。皆在开国之初。而行钞无弊。尤在一朝极盛之时。元始祖。明太祖。皆开基之主也。宋仁宗。金世宗。皆一朝极盛之时也。宋孝宗亦南渡后之盛时。成祖亦当明之盛时。故钞法通行无弊。明庄烈帝当末年危殆之时。方思行钞。尚何及哉。所以虽有倪元路之才。终于不可行也。
本朝顺治八年。行钞贯之制。是年始造钞一十二万八千一百七十二贯有奇。自后岁以为额。至十八年即行停止。
按前朝于铜钱之外。皆兼以钞为币。 本朝始专以银为币钞。惟顺治年间曾暂行之。后以国用充余。遂行停罢。论者谓 国初制钞甚少。故暂行无弊。然苟歛散有术。制度精工。虽多造常行。亦可以有利而无弊也。
防钞之伪
宋赵开兼宣抚处置使司。疏通钱引。民以为便。宣司获伪引三十万。盗五十人。张浚欲从有司。议当以死。开白浚曰。相君误矣。使引伪加宣抚使印其上。即为真矣。黥其徒使治币。是相君一日获三十万之钱。而起五十人之死。浚称善。悉如开言。宋史
按此亦权时善处之法。然伪引加印为真。则当时立法之可见矣。固不若多为印。特造佳纸。尤使之难于作伪也。
宋孙甫监交子务。或以伪造多犯法欲不用。甫曰。交子可以伪造。铁钱可以私铸。但严治之。不当以小害废大利。
按甫之言。可谓通达国体。若因有作伪而废之。是因噎而废食也。
宋高宗三十二年立伪造会子法。犯人处斩。告者赏钱十串。不愿受者。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庇匿者能告首。免罪。受赏。愿补官者听。宋史
宋史淳熙二年。宗正丞韩祥奏坏楮币者。只缘变更。救楮币者。无如收减。自去年至今。楮价粗定。不至折阅者不变更之力也。今已罢诸造纸局。及诸州科买楮皮更多方。收减则楮价有可增之理。上曰善。三年。臣僚言。今官印之数虽损。而伪造之券愈增。且以十五十六界会子言之。其所入之数。宜减于所出之数。今收换之际。原额既溢。举者未已。若非伪造。其何能致多如是。大抵前之二界。尽用川纸。物料既精。工制不苟。民欲为伪。尚或难之。迨十七界之便印。以杂用川杜之纸。至十八界。界则全用杜纸矣。纸既可以自造。价且五倍于前。故昔之为伪者难。今之为伪者易。人心循利。甚于畏法。利可立致。而刑未即加者乎。臣愚以为抄撩之增添纸料。宽假工程。务极精致。使人不能为伪者上也。禁捕之法。厚为之劝。厉为之防。使人不敢为伪者次也。
按此论防伪之法极精切。
金史曰。高汝励言钞法务在必行。府州县镇。各籍辨钞人。给以条印。听与人辨验。随贯量给二钱贯例。虽多六钱即止。每朝官出使。则令体究通滞以通闻。
按欲防伪则必为民间立辨伪之人。此法决不可废。
元林兴祖至治中知沿山州。沿山素多伪造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友文奸黠悍騺。因伪造致富。乃分遣恶少四五十人。为吏于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辄先事戕之。前后杀人甚众。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狱具。逮捕其党。悉置之法。元史
按钞之利厚。民必思伪造。虽立严刑以禁之。而伪造者。犹冀其事之不败露也。若非立赏募告。则人以为首告者损人而不利己。非素有仇怨。又谁肯为之乎。兴祖之治沿山善矣。窃以为伪造者。既重其罪。凡亲族邻里知而不举者。皆当缘坐。而首告者必予重赏。凡官长能发觉逮治者。必立予迁擢。如是则人皆畏法悦赏。而伪造之弊自绝矣。
重钞之术
宋孝宗以内帑金帛。易楮藏于内库者四百万。行于民闲者仅二百万。一时楮币重于黄金。龚茂良奏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以此观之。大段流通。叶衡奏今诸处会子甚难得宜。量行支降行使。上曰未可。向来止缘所出数多。致有今日之弊。今须少待徐议施行。上又曰。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山堂考索
按孝宗谓会子少则重。多则轻。是诚然矣。亦不患其出之多。而第患其入之少。苟收敛有术。则钞亦流转于上下而无穷。奚至于多而轻哉。
宋史云。高宗因论四川交子最善。沈该称提之说谓官中常有钱百万缗。如交子价减。官用钱买之。方得无弊。淳熙七年以十八界。与十七界会子。更不立限。永远行使。○十一年以会价增减。课其官吏。
金明昌三年。敕尚书省曰。民闲交钞流转。当限其数。勿令多于见钱也。
按此亦同宋孝宗之意。
明昌中。宰臣奏。民闲所以艰得钱者。以官豪家多积故也。在唐元和间。尝限富家钱过二千者死。王公重贬没入。以五之一赏告者。上令参酌定制。令官民之家。以品从物力限。见钱多不过三万贯。
按唐制过五千者死。其法太重。富家多蓄钱。罚之足矣。钞法行。恐民蓄钱。而不蓄钞。斟酌此法行之可也。
金承安二年。宰臣奏。旧立交钞法。凡以旧易新者。每贯取墨工钱十五文。至大定二十三年不拘贯例。每张收八文。既无益于官。亦妨钞法。宜从旧制便。若以钞买盐引。每贯权作一贯五十文。庶得多售。上曰。墨工钱贯可收十二文。买盐引者。每贯可权一贯一百文。
按工墨费钱愈少。则民愈便。宰臣以为有妨钞法者谬也。若一贯之钞。而权作一贯一百文。使民乐于用钞。则可行。
金高汝励曰。随处州府库内。各有辨钞库子。钞虽弊。不伪。亦可收纳。去都邑远之城邑。既有设置合同换钱。客旅经之。皆可相易。更虑无合同之地难以易者。令官库凡纳钞者。受而不支。于钞背印记官吏姓名。积半岁。赴都易新钞。如此。则钞有所归。而无滞矣。
金泰和时。从辽东按察司杨云翼言。以咸平东京两路。商旅所集。遂从都南例。一贯以上用交钞。不得用钱。
又孙铎言。民闲钞多。正宜收敛。院务税诸名钱。可尽收钞。秋夏税纳正色外。亦令收钞。不拘贯例。农民知之。则钞渐重。可以流通。
按此三说。皆所以使钞之必行。○或问行钞可决信民之乐从否。曰。可。但当图之以渐。而用之有术尔。钞之利厚。必分散于官与民。使各享其利。然后行钞可常久不废。此能使钞必行之术也。
日知录云。洪武八年三月辛酉朔。禁民间不得以金银为货交易。违者治其罪。有告发者。就以其货给之。其立法若是之严也。九年四月己丑。许民以银钞钱绢代输今年租税。十九年三月己巳诏。岁解税课钱钞。有道里险远难致。许易金银以进。五月己未诏。户部以今年秋粮及在仓所储通其数。除存留外。悉折收金银布绢钞定输京师。此其折变之法。虽暂行。而交易之禁。亦少弛矣。
按既用禁金银。所以重钞也。而未几即许民易金银以进。是自坏其法也。顾亭林先生钱粮论。谓不收钱而收银。则河北之响马必多矣。此可知用银之弊易长盗贼。钱货重实。盗贼所取无多。则因而止者多矣。若用钞则又轻而易藏。盗贼既不能知觉。又可多为标识。则窃之必易于败露。亦弭盗之善术也。夫以钞之虚为之母。以钱之质为之子。子母相权。民已甚便。又何为而必用银乎。明初觊于用银之利。故自弛其禁。而不知其长盗贼之风。启谋财害命之端。卒至开矿殃民。而国用益以不足。此计之失也。
论钞之用
金史曰。有司言交钞旧同见钱。商旅惮于致远。往往以钱买钞。公私俱便之事。岂可罢去。
金史曰。濮王守纯以下奏曰。自古军旅之费皆取于民间。朝廷以小钞殊轻权。更宝券而复禁用钱。小民浅虑。谓楮币易坏。不若钱可久。于是得钱则珍藏。而券则亟用之。唯恐破裂。而至于废也。今朝廷知支而不知收。所以钱日贵。而券日轻。然则券之轻。非民轻之。国家致之然也。不若量其所支。复歛于民。出入循环。则彼知为必用之物。而知爱重矣。今徒患轻而即欲更造。不惟信令不能。且恐新券之复同旧券也。
按量其所支。复歛于民。自是善术。第患奉行之不力耳。
金宣宗问钞法如何而通。刘炳对以敛散相权。则钞法通。
元世祖尝问太保刘秉忠钱币之法。秉忠对曰。钱用于阳。楮用于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沙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俾子孙世守之。若用钱。不周于宜。于是绝不用钱。
按用钞自有便处。然何必废钱。刘秉忠不以正对。而为此穿凿之谈。何也。
金史云。有司乞罢七年厘革之限。交钞字方换。而收敛无术。出多入少。民寖轻之。
按出多入少。最是行钞大病。钞之所以轻也。更有出而无入耶。至于钞轻而议更造。则民病而钞益轻矣。
金宣宗贞佑三年。胥鼎上言曰。今之物重。其弊由于钞窒。有出而无入也。虽院务税增收数倍。而所纳皆十贯例大钞。此何益哉。今十贯例者。民间甚多。以无所归。故市易多用见钱。而钞每贯仅直一钱。曾不及工墨之费。臣愚谓宜权禁见钱。自是钱货不用。富家内困藏镪之限。外变交钞屡弊。皆至窘败。谓之坐化。商人往往舟运贸易于江淮。钱多入于宋矣。
按钱与钞。当相需为用。欲重钞而禁富家之多藏钱可也。竟欲禁钱不用。过矣。
金史曰。在官利于用大钞。而大钞出多。民益见轻。在私利于得小钞。而小钞入多。国亦无补。于是禁官不得用大钞。已而恐民用银。而不用钞。则又责民以钞纳官。以示必行。先造二十贯至百贯例。后造二百贯至千贯例。先后轻重不伦。民益眩惑。及不得已。则限以数年。限以地方公私受纳。限以分数。由是民疑日深。其闲易交钞为宝券。宝券未久。更作通宝。准银并用通宝。未久。复作宝泉。宝泉未久。织绫印造。名曰珍货。珍货未久。复作宝会。讫无定制。而金祚讫矣。
按金之末造。疲于用兵。虽使货财山积。亦必不足于用矣。而急急屡更其钞法。有何益哉。若以金之亡而归咎于钞法之不可行。是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之论也。○按在官利于用大钞。在民利于用小钞。此亦金之时势使然。若天下承平。中外一家。商贾流通。则民亦甚便于用大钞也。今之会票。或万或千。何不便之有乎。
元史刘宣言原交钞所起。汉唐以来皆未尝有。宋绍兴初。军饷不继。造此以诱商旅。为沿边籴买之计。比铜钱易于齎擎。民甚便之。稍有滞碍。即用见钱。尚存古人子母相权之意。日增月益。其法寖弊。
明史云。宪宗令内外课程。钱钞兼收。官俸军饷。亦兼支钱钞。是时钱一贯不能直钱一文。而计钞征之民。则每贯征银二分五厘。民以大困。正德三年。以太仓积钱。给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嘉靖四年。令宣课分司收税钞一贯。折银三厘。钱七文。折银一分。是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
按宋金元用钞。皆与一代相终始。虽其间不能无弊。然未有废钞而不用者。独明至中叶。钞竟不行。何也。以银币盛用故耳。而银币所以盛。一坏于太祖立法之初。既禁用金银。而九年复许以银代输租税。所以两浙江西闽广之民重钱轻钞。至以钱百六十文折钞一贯。而物价翔贵也。再坏于英宗即位。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当钞。弛用银之禁。由是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用钱。而钞壅不行也。邱浚云钞法不可行。以用之者无权也。信哉。
明史。钞法自宏正间废。天启时。给事中惠世杨复请造行。崇祯末有蒋臣者。申其说。擢为户部司务。倪元璐方掌部事。力主之。然终不可行而止。
按崇祯时国势方殆。即欲行钞。民安肯信之哉。所以当时识者。皆追咎宏正间之废钞法也。使钞法行而不以银为重。即万历时矿税之害。亦何自而兴哉。
韩文公策问曰。今天下谷愈多。而帛愈贱人愈困者。何也。耕者不多。而谷有余。蚕者不多。而帛有余。宜足而反不足。此其故又何也。
按此乃钱荒之弊。唐人用钱。其弊如此。今天下用银。能无银荒之弊乎。欲救其弊固。莫如用钞也。
日知录曰。唐宋以前。上下通行之货。一皆以钱而已。未尝用银。汉书食货志言。秦并天下币为二等。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不为币。孝武所造白金三品。寻废不行。旧唐书宪宗元和三年六月诏曰。天下有银之山。必有铜矿。铜者可资于鼓铸。银者无益于生人。其天下自五岭以北。见采银坑。并宜禁断。然考之通典。谓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则全以金银为货。而唐韩愈奏状亦言。五岭买卖一以银。元稹奏状言。自岭南以金银为[巳]货币。自巴以外。亦以盐帛为交易。黔巫溪用水银朱朱彩缯巾帽以相市。宋史仁宗纪景佑二年诏。诮路岁输缗钱。福建二广易以银。江东以帛。于是有以银当缗钱者矣。金史食货志。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直百贯。民间或有截凿之者。其价亦随低昂。遂改铸银名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二贯。公私同见钱用。又云更造兴定宝泉。每贯当通宝十五。又以绫印制元光珍货。同银钞及余钞行之。行之未久。银价日贵。宝泉日贱。民但以银论价。至元光二年。宝泉几于不用。哀宗正大间。民间但以银市易。此今日上下用银之始。
按银之用。始盛于金末。至明中叶而益盛。物莫能两大。此钞法之所以坏也。唐以前无钞。尚不用银。则既用钞用钱。又何为必用银哉。
日知录云。议者但言洪武间钞法通行。考之实录。二十七年八月丙戌。禁用铜钱矣。三十年三月甲子。禁用金银矣。三十五年十二月甲寅。命俸米折支钞者。每石增五贯为十贯。是国初造钞之后。不过数年。而其法已渐坏不行。于是有奸恶之条。充赏之格。而卒亦不能行也。烂倒换。出入之弊。必至于此。乃以钞之不利。而并钱禁之。废坚刚可久之货。而行熟易败之物。宜其弗顺于人情而卒至于滞阁。后世兴利之臣。慎无言此可矣。
按此一条。可知明初立法之未善。金银可禁。铜钱则岂可禁乎。亭林先生所以深恶钞法者。不过以其烂倒换。出入之弊耳。今若以佳纸制造大钞。选天下善书者书之。装潢糊裱。行用时以藏之。又何有烂倒换之虞乎。小钞必自二贯起。则程式亦可精工。行用者必加慎重。而烂亦少。唐宋人字画。传至今者有矣。岂以纸虞其易坏哉。又钞之暗者。准其纳钱粮。则阴用倒换之法。而无其害矣。惜乎前人造钞。见未及此。恨不起亭林先生一质斯论也。
日知录云。国初民间所纳官粮。皆米麦也。或折以钞布。百官所受俸亦米也。或折以钞。其后钞不行。而代以银。于是粮之重者愈重。而俸之轻者愈轻。其弊在于以钞折米。以米折钞。以银折米。而世莫究其源流也。
此不善用钞之弊。后人所宜鉴也。
文献通考云。历代多即坑冶附近之所置监铸钱。亦以钱之置日轻。其用日广。不容不多置监以供用。中兴以来。始转而为楮弊。夫钱重而直少。则多置监以铸之可也。楮轻而直多。则就行都印造足矣。今既有行在会子。又有川引淮引湖会各自印造。而其末也。收换不行。称提无策。何哉。直会子之初意。非即以会为钱。以茶盐钞引之属视之。而暂以权钱耳。然钞引所直者重。只令商人凭以取茶盐香货。故必须分路。会子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不用。且自一贯造至二百。则是明以之当现钱矣。又齎轻用重。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日可到。则何必川自川。淮自淮。湖自湖。而使后来或废或用。号令反覆。民听疑惑乎。
按此见前人行钞分地之弊。
行钞之功
宋张壳字伯诚。高宗为兵马大元师。募诸道兵勤王飞挽踵道。建议即元帅府印给票钞。以便商旅。不阅旬。得缗钱五十万以佐军。高宗器重之。善理财。论钱谷利害。犹指诸掌。河闲府志
按此见行军时用钞之便。
宋陕西河东颗盐旧。官自搬运置务拘卖。兵部员外郎范祥始为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售钞请盐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费。衍义补
按此见行盐用钞之便。
宋高宗时。钱端礼知临安府。建言楮币已行累月。合支官钱造会子。诏入都茶场置会子务。钱端礼为六务。出纳制用皆有法。
按钞法亦在奉行之得其人。端礼亦善于立法者。
宋史嘉定五年。制臣刘光祖。乃会总所以第六界新会五万缗。令军民以旧楮二而易其一。继又令军民以一楮半而易其一。又请于朝添给新楮十万。军民赖之。
元刘肃洛水人。擢正定宣抚使。中统新钞行。罢银钞不用。正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贯。公私嚣然。莫知所措。肃建二策。一曰仍旧钞。二曰新旧兼用。三曰官以新钞如数易旧。中书从其第三策。遂降钞五十万贯。
按此良吏之能惠其民者。行钞先以利民为主。其次则不累民可也。
广钞之利
金史云。大定八年。民有犯铜禁者。上曰销钱作铜。旧有禁令。然民间犹有铸镜者。非销钱而何。遂并禁之。
十二年。上曰。金银山泽之利。当以与民。惟钱不当私铸。今国家财用丰盈。若流布四方。与在官何异。
按文献通考云。上无搜铜之劳。下无犯禁之苦。亦一便也。以此为行钞之利。然行钞亦岂能全不用钱乎。既用钱。则必防私铸私毁之弊。是铜禁仍未可弛也。要之。用钞之利。岂止于此。
李绂请严铜禁疏云。钱文入铜铺之炉。即化为铜。而未化之前。原系制钱。不可得而捕也。既化之后。已成废铜。又不可得而捕也。惟禁断挞造铜器之铺。则销毁亦无所用。而销毁之弊。不禁而自除矣。今现在功令。止禁黄铜。未禁白铜与红铜也。议者以白铜非制钱所用。不知今之所谓白铜皆黄铜也。议者以红铜非制钱所化。不知今之红铜皆黄铜也。铜为锭锞。煮以药水。可为假银。岂不能为白铜。嘉兴洪炉。以药水染之。作古铜色。岂不可充红铜。故臣谓今所行红白铜。皆黄铜也。臣请自铸镜及乐器而外。一切挞造黄铜白铜红铜之铺。尽行禁绝。犯者发充边远。则国宝流通矣。
户部尚书海望奏言。钱文为民间日用所需。近年以来鼓铸无缺。价直昂贵。建议者莫不多求禁铜之法。而奉行不善。易滋弊窦。夫铜器久布民间。一旦禁之勿用。则其情不便。胥吏借此需索。刁民借此讹传。得贿则卖官法。不得则入人罪。搜括难尽。用法不均。其弊一也。民隐既难上闻。有司未必皆贤。民间交纳铜器。或有侵蚀扣克。仅得半价者。或有除去使费空手而归者。名为收铜。实为勒取。其弊二也。此等铜质。本极粗杂。加之销壤。一经钱局熔化。折耗甚多。所得不偿所失。其弊三也。又黄铜乃系红铜白铜配撘而成。是以百万斤之黄铜器皿。其中即有红铜五十六万斤。今禁黄铜而不禁红铜。是较之未禁之先铜又多费。而适以昂其价直。速其私毁。故既禁黄铜之后。白铜甚多。皆奸匠销毁制钱。搀药煮白。以成器皿。其弊四也。
按禁铜之令。自古行之。汉贾谊以为七福可致。唐刘秩有五利之说。考之前史。并申禁令。若我 朝铜产丰饶。矿治之利。自足以流转而不穷。原无藉民间所有之铜。以充鼓铸。然欲绝私铸私毁之源。不得不严铜器之禁。雍正四年。严禁造用黄铜器皿。是时每铜器百斤。官给价银十一两九钱。而赢铸钱。除工料外以每串为银一两计之。实止得八两四钱有奇。故同一禁铜也。古者专欲为利于上。而我 朝之暂行于一时者。专欲止弊于民。海望请罢铜禁。恐其扰累于民。然苟能严饬官吏。何至累民。且行之数年。铜器收毕。胥吏亦无可骚扰矣。至于黄铜能变而为白铜。自当并红铜白铜而禁之。不当因此而并黄铜罢之。海望李绂二疏。论者终以李疏为是。
邱家穗铜钞议曰。钱法之所以壅滞不能者。非患其太而失之重。即患其过繁而失之轻也。要存权为母子之制。而简以统繁。繁以分简。俾其轻重兼行。以相为流通而已矣。今天下之钱。大率准于汉之五铢。唐之开元。而无前代甚轻甚重之患。然犹虑其势日趋于轻。而不足以为重者。以其一文仅当一厘之用。繁而不简。分而无统。而子母之制不立故也。窃见自汉武令诸王侯制白鹿皮为币。而后人易以楮。至宋元明三朝。始有交子会子宝钞之法。皆自一贯至百千贯。以代现钱之用。究其为制。不过方尺之纸。印文其上。而可以易数十百钱之物。其费省于钱十倍。而利用无疆。又不啻过之。顾楮之为弊也。用劳而易毁。质薄而难全。而其上刊有定式。专视区区之印文。以为照验。即使制造者极其工致。而传染未几。已归于断烂。而不可以复辨。上之人始不得已。屡取而更造之。而新陈出入之间。动多诈伪。抑勒不可禁止。如前明行宝钞法。每一贯准钱一千银一两。曾未及中叶而已。渐轻渐减。其后一贯之钞。不足抵一二文之用。竟以字迹漫灭。滥恶不堪而罢。以累朝数十百年之永利。而终莫之能守者。由此故也。窃谓钞法之废久矣。苟欲神明变通。而为可久之计。固不必袭纸[币](弊)之虚名。亦不当用虚薄易烂之纸。莫若取白铜之精好者。销铸为钞。如今之钱式。而稍加重大。镂以文字。面曰康熙宝钞。背曰准五准十之类。以至准百为止。而其孔中。则别之以圆。取其内外圆通。流行钱法之意。要使内局自铸。定为一式。轻重纤毫。不容增减。以杜伪造之弊。用是杂行于散钱之中。有钞为母。以统钱之繁。有钱为子。以分钞之简。既不若前明宝钞之易烂。而又可收宋元交子会子之用。其亦庶几古人作轻作重之意。而足以救古人钱法之靡也欤。
按铜钞与古人之铸大钱无异。此法非严禁铜。立造伪之赏。殆不可行也。且至于当百而止。则民犹未便。岂若纸钞之无穷乎。彼特患霉烂耳。不知易于霉烂者。因其制作苟。而行用多也。若钞值既重。则行用较少。尽可装潢成卷。藏之以函。又岂患其易弊哉。且既行纸钞。又可兼铸当百大钱也。
陆世仪曰。今朝廷用钱。每便于发。不便于收。此由纯用小钱。无子母相权之法故也。愚谓今后官民易交。势当用钱者小钱难于个数。竟用当十大钱。出入了然。无耗损兑折之弊。亦一法也。○又曰宜于各处布政司。或大府州处。设立银券司。朝廷发官。本造号券。令客商往来者。纳券取银。出入之间。量取路费微息。则客商无道路之虞。朝廷有岁收之息。似亦甚便。高珩曰。铸当十当百之钱。则可以轻齎而远行矣。
按铸大钱。设银券。皆与钞法相辅者也。若既行钞。而复铸当百之钱。则钞可自二贯起。而二贯以下。悉用大钱。百钱以下。悉用小钱。不患于零折之难矣。又造百贯以上之钞。即可当银券之用。而得古人飞钱之遗意以钞收买民间之铜。而铸钱极其工巧。则私铸者无利而自息。铸大钱者。尤必选最佳白铜。镂为龙凤文。费本与价直略相当。则私铸无利禁民。闲行用铜器。则私毁者无所售。而亦自息。此诚利国足民之要务也。财用既足。则仁政可以次第举行矣。○尝拟时务策十数篇。观者颇不以为非。后阅诸书。则前人多有先我而言者。特所论有详略耳。因不欲存。惟钞法一事。疑者十人而九。前人亦罕有论及此者。陆中丞切问斋文钞。贺方伯经世文编。仅载铜钞之说。而于纸钞之利。则未之及。故详考诸书。反覆思维。求其有利无害之方。着为此编。以就正四方有道焉。
钞币条目四十
一钞分为七等。曰五千贯。曰千贯。曰五百贯。为大钞。曰百贯。曰五十贯。为中钞。曰十贯。曰二贯。为小钞。大钞中钞。当今会票之用。小钞。当今钱票之用。
一二贯以下无钞。更铸当百当十大钱。以便民用。钱为三等。
一纸类甚多。造钞务选佳纸。洁白光厚耐久者。既用造钞。即禁民间不得买卖此纸。以防作伪。○窃拟高丽纸佳者即可造。其劣者听民间行用。
一五千贯钞。用纸三丈。阔尺二寸。千贯用纸二丈五尺。五百贯用纸二丈。百贯用纸一丈五尺。五十贯用纸一丈。十贯用纸五尺。二贯用纸三尺。大钞命善书者书孝经其上。真草篆隶俱可。中钞半书半印。用先正文。如原道西铭之类。小钞用铜板印文其上。如程子四箴。朱子家训之类。务极精工。
一大钞中钞。装潢成卷。小钞亦糊裱行用。以防易坏。
一大钞中钞。行用时或以金石木革为函。小钞以绡素为函。
一以金玉水晶银铜。倩好手雕为五印。各有官掌之。又分三等。大钞用大印五。中钞用中印五。小钞用小印五。以朱砂好印色印其上。违者罪之。
一造二贯之钞。尤贵精工。必费本二百余文。铸大钱必极工巧。以防伪铸。
一行钞先从京师起。以次渐及于各省。约数期年。然后及天下。
一造钞。发于各省布政司。为印记发于各府。又为印记发于各县。又为印记发于钱庄。钱庄又为印记。然后行之民间。则易于辨伪。
一以大钞中钞。发与各银号。即禁其不得私出会票。如领一万贯钞者。半年之后。核其换银若干。如已用完。则收其银。如钞十千贯之数。以一分之利与银号。
一以小钞。及当百当十大钱。发与钱庄。即禁其私出钱票。民以银易钱。即以小钞与之。如银数不满二贯有零者。则以大钱与之。半年之后。核其所入银数。而收其十之九。以一分之利与钱庄。
一民以银易钞。在下令半年之内。准加一分之利与之。一年之内。加五厘之利与之。一年之后。照时价不加。
一民以钱易钞。以钞易钱。钱庄准取百分之一。不许多取。
一钞之出入。经吏胥之手。亦准取百分之一。但取之官。不取于民。如有勒索。严治其罪。
一随在设立辨钞之人。官给以禄。
一钞既各分省分。易于稽察。又令通衢大邑设立官局。民以他省钞至者。验明。准其换本省钞行用。
一民以钞纳钱粮及关税者。二贯之钞。准作二贯二百文用。
一小钞行用既繁。虽糊裱尚不免易于烂。但辨其非伪。许将烂之钞。纳钱粮关税。惟止作二贯用。更不加二百文。既纳之后。解部焚毁。以免倒换之弊。
一下令二年之后。钞法通行。禁民间不得以银为币。惟为器皿不禁。私以银交易者。没入其银与物。以其半赏告者。
一禁银之后。募商人领银开设官局。挞造银器。以减半之价。售于民间。使银价益贱。民以银易钞者。亦作半价。
一设立收银之局。民间有卖铜器者。官为重价收之。以供鼓铸。禁绝挞造铜器之铺。惟锁钮乐器不禁。其余铜器。不准民间买卖。胥吏不得向民间搜括旧藏铜器。以致骚扰。
一钞贯文有一定。私减钞价者有罪。
一造钞之后。必二十年然后添造新钞。
一监造官造钞时。不得刻减工费。以致不如程式。违者罪之。
一伪造者斩决枭示。出首者。赏钞百贯。更籍犯人之产予之。胥役能捕获者。亦如之。官长能发觉。立予迁秩。邻族知情不举首者同坐。如始系同谋。而能自首者。免罪受赏。
一各处官库。俱令积钱。如民闲钞多。即发钱收买。不令民间壅滞。
一小民误用伪钞。更不加罪。惟更究其伪造之人。
一民闲藏钱。非典当钱庄字号。不得过一千贯。如违禁。没入其钱十之五。即以五之半赏告者。
一行钞之初。内外官俸。各加一倍。本俸暂与以银。加俸悉给以钞。俟钞法通行后。官俸各加数倍。悉给以钞。
一书钞之人。予以重禄。如有官爵者。纪功迁秩。造钞出力者。立予议叙。
一行钞之初。必加惠于民。蠲免逋欠。优耆老。以新天下之耳目。
一地方官能奉行钞法无弊者。必予加级纪录。
一令学中稽察贫士。给钞周。
一民有鳏寡孤独。及遇水火凶荒之灾。皆发钞赈给。
一地方有水利当兴。及荒土可耕者。皆发钞修治。
一行钞之后。关税田赋盐课皆议减。
一商人与外洋交易。准以钞向沿海地方官局易银。去及还准以银易钞。出入之价如一。银器不准载入外洋。
一外蕃贡使入朝。欲市中国之货者。准以银易钞行用。则外蕃亦重中国之钞矣。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钱币当问商贾。予乡里多富商大贾。故与精于会计者。参酌事情。思其兴利防弊之法。略备于此。非敢据史册陈言。徒侈书生之论也。
附钞币问答三十
或曰。国家之成法不可改。答曰。 世祖章皇帝八年尝造钞。每岁十二万。至十八年因国用充裕停止。则用钞正所以复 祖制。何嫌于改法。且语云。利不百不变法。今行钞视用银岂止百倍之利乎。
或曰。天下方处全盛之时。若行钞则示民以贫矣。答曰。苛财匮已极之世。虽欲行钞而民不信。正惟当全盛之势。而生齿日繁。经费浩大。王制所谓积三十年之通者。不可不豫为之计耳。此乃所以开富足之源。安得谓示民以贫哉。
或曰。钞乃末世之所用。恐不可行之。答曰。宋太祖始立便钱务。至仁宗时立交子务。正宋极盛之时。金元两朝皆开国时用钞。金世宗有小尧舜之称。其时亦盛行钞。明太祖开基之主。亦造宝钞。至崇祯时欲行钞而不及行。非钞之有害于国也。而论者以为末世之政。岂不冤哉。
或曰。恐伪造者多。答曰。既特造佳纸。多为印信。钞直重者。又令善书者书之。则作伪者必先造伪纸。又刻印信。再摹字迹。有一不肖。其奸立破。较之私铸钱。伪造银。其难数倍。而又随处皆立辨钞之人。重法以诛作伪之人。重赏以奖告伪之人。则伪造自可息矣。
或曰。恐民不乐行钞。答曰。今京师民间贸易皆用钱票。远方商贾皆用会票。已不异于用钞矣。间有钱庄歇闭。而票不能取钱。则民受其害。而民终肯用钱票者。以便易故耳。况国家所用之钞。有散有收。永保无虞。钱可易钞。钞可易钱。便易之极。而民翻不乐从乎。
或曰。今钱漕一经胥吏之手。即有浮收。若行钞。则弊更不可测。答曰。钱漕所以能浮收者。以每县各分疆界也。故胥吏得以持权。若换钞则所设官局钱庄甚多。随地可以换易。胥吏安得持权。且钱漕不许包完。故胥吏得以勒制小民。若以钞纳税。尽可托绅士代纳。胥吏又安敢勒制之乎。又按钱漕之浮收也。彼亦有所藉口也。曰米色之丑也。解费之重也。若行钞。彼又无所藉以为名矣。吾正恐胥吏之无可作弊。而奉行不力。故加百分之一以予之。岂惧其侵渔乎。
或曰。银与铜。乃坚刚不坏之物。而钞不可久。答曰。昔之造钞。制度苟。故易于毁坏。今之造钞。程式精工。纸料坚厚。大者装潢成卷。藏之于函。可数百年不坏。小者裱糊行用二贯以下。仍用钱。则不至于甚繁。虽小钞亦可十数年。即有坏。仍准其纳粮充税。解部焚毁。可以免倒换之累。于民无损。若虑水火之虞。则以皮木为函。可以入水不濡。以金石为函。可以入火不。何易坏之有。
或曰。以楮为币。是以无用为有用。近于欺民之术。答曰。铜之为物。寒不可衣。饥不可食。圣人制为钱。以奔走天下。是亦以无用为有用也。设令三代上有纸。安知圣人不以之造币乎。若必以有用为币。则有用莫如帛。然固不可以为币明也。
或曰。恐物价腾踊。答曰。物价之所以贵者。以物少而钱多也。今以钞易银。钱不为之多。而物不为之少。物价何以腾踊乎。
或曰。恐犯罪者多。答曰。伪造既难。则犯者自少。至于民之换钞。既获一分之利。彼自愿从。朝廷未尝强之使换也。立法但禁伪银。不禁藏银。何犯罪之有。且从此而铅钱伪银之弊绝。盗贼劫银之风亦绝。则狱讼可省。而论者反虑犯罪者多。谬矣。
或曰。用钞但利国耳。于民何预。答曰。国用既足。则官加俸吏增禄田。赋可减。关税可轻。鳏寡孤独皆养之由。是兴水利。垦荒田。积义仓。修学校。使将天下无一夫之不获。岂止利国已哉。
或曰。何不银钞兼用。答曰。苟欲两利而俱存之。则银与钞必互相低昂。而其价不能画一也。明之已事可征矣。明初禁银不用而钞行。其后自弛其禁。而钞渐不行。故必废银不用。而后钞重也。
或曰。何不并钱废之。答曰。既用钞。则用钱之处自少。若必并钱废之。则钞必琐屑而不可行也。
或曰。天下之银。尽收于上。民闲不虑其空乎。答曰。银既收于上。上亦无所用之。则当减价。仍散之于下。使民间得为器皿。但当严禁其为弊耳。如是则银价必甚贱。而钞益宝贵。此本齐高帝金土同价之意。而善用之者。
或曰。宋孝宗言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今准天下银而制钞。无乃太多。答曰。以天下论银之行用。本虑其少。则以银易钞。适如其数。虽倍加之。尚未至于多而轻也。且必二十年后添造。自不患其日多也。
或曰。宋富公弼。言交子之法。必积钱为本。今行钞而不以积银为本。安在可行。答曰。此又古今时势之不同。古人以钞代钱。相辅而行。故必积钱为本。今则以钞易银。废银不用。安用积银为本哉。百姓有万亿之银。国家造万亿之钞以易之。民间所有之银。即国家用钞之本。与宋之时势异矣。
或曰。马端临言用钞则下无犯铜之禁。今何以用钞而复禁铜。答曰。必禁铜为器。方可绝私铸私毁之两弊。又不遽禁铜而以钞买之。则民亦乐从矣。较之贾谊七福之说。刘秩五利之议。更为便易。
或曰。银可分用。而钞难零折。答曰。钞既分为七等。又有钱三等以佐之。亦何事其分折乎。
或曰。恐事涉烦扰。未免骇民。答曰。今天下簿书出纳。律例科条。其事甚琐。不闻厌其烦扰。岂以操天下钱币之大权。而可虑其烦扰乎。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民又何骇。
或曰。中国既不以银为币。银必入于外洋。答曰。外洋欲市中国之货。必先以银易钞。彼之银有尽。而吾之钞无穷。则外洋之银且入于中国。而中国之钞且行之外洋矣。岂虑银之入洋外哉。
或曰。万一国家复用银。而不用钞。岂不害民。答曰。天下既安于行钞之利。后世必无废钞之事。正不必过虑也。
或曰。国家何不径自行钞。而必易民间之银乎。答曰。以钞易银。非贪天下之银也。径自用钞。则银归无用。而富家之藏银者受其害矣。惟以银易钞。则民之贫富。适如其故。富者自不怨矣。或曰。民以钞虚银实。终藏银而不易钞。则何如。答曰。民之欲藏银者。恐钞有时不用耳。今若明示以历久不改。彼百姓安肯舍目前现用之钞。而藏不准为币之银乎。
或曰。恐富家藏钱。而钱少则如何。答曰。宋金元钞法屡更。故富家不蓄钞而蓄钱。若一定不移。则藏钱繁而藏钞。民又何乐为此乎。且国家可仿唐时设立限制。使藏钱不得过多。自不至于钱荒矣。
或曰。设民以数万之钞。尽欲易钱。则钱庄何以给之。答曰。大钞惟准易小钞。小钞方准易钱。且民间藏钱。不准过一千贯。又岂虑其难给乎。
或曰。顾氏日知录尝极言钞法不可行。通人之论。似不可违。答曰。顾氏见钞之废。以为帝王之权。有所不行。而不知特由于钱粮不收钞之故也。且顾氏所恶者。宋金元明之钞耳。今能尽举其弊而去之。虽亭林先生复生。亦必以为可行矣。
或曰。钞行而财用足。则风俗奢侈。亦一弊也。答曰。沃土之民不材。理固有之。然加之以教。既富方谷。亦易为善。岂反虑其足耶。
或曰。如此不几于聚敛乎。答曰。所恶于聚敛者。为其剥民以利国也。若钞法则并未取民分毫之利。而民反受其益。岂可与桑宏羊之平准。王安石之青苗同日语哉。
或曰。恐奉行者不皆得人。虽良法岂能无弊。答曰。天下之法皆可以生弊。然立法之初。必先求其尽善而后行。至其小小利害。又当随时变通之。而大体卒不可改。但得贤者一二人操其权。则其下奉行之人。又谁敢舞弊乎。
或曰。此外岂别无足财之策。何事行钞。答曰。天下之财。止有此数。损上则益下。损下则益上。故计臣言富国之道。未有不病民者。司马公所以言不加赋而国用足。必无之理也。惟行钞则取之不尽。而非取于民也。实为法之良者。第前人行之。尚未能尽其妙耳。
台上 四方全局筹之。洵属钜细精粗。无微不周。具见亮生先生救时善政。忠为 国谋。惜乎立说近二十年。无同心者采奏 天廷。请立见施行。则利权操自上。永不受银贵之制矣。翘足俟之。
皇朝经世文编续集卷五十四
礼政一礼谕
书仪礼释官后
曾国藩
侍郎胡君季临。重刻其曾祖王父朴斋先生所着仪礼释官。寄示国藩。属为识于简端。余尝从 皇清经解中得读此书。粗识崖略。先生治礼崇信郑氏。而于郑说之歧误者亦不苟为附和。如燕礼宜以膳宰为主人。而辨注释为宰夫者之非。司宫即周礼之宫人。而指注比于小宰之失。左右正即仆从之官。若书之左右仆。诗之趣马左右。而证注中称乐正仆人正者之谬。特牲士有私臣而叹。注谓士无臣者之疏。其说既允矣。至于曲证旁通。往往即一事而洞见本原。先王之制礼也。因人之爱而为之文饰以达其仁。因人之敬而立之等威以昭其义。虽百变而不越。此两端先生以为士丧既夕二篇所言。甸人。管人。夏祝。商祝。家人。小人。隶人。遂匠之属。皆公家之臣来执事者也。又以为诸侯之官。其爵必降等于天子。圣人别嫌明微之意寓乎其间。使周之诸侯遵而守之。何至有僣越而置六卿称县公者。由前之说。则臣下之丧君。即既临其小歛。又[遣](遗)官助其百役。有若家人骨肉。怆恻缠绵。由后之说则侯国之百职。庶司不敢毫发僣拟于天王。恩谊之笃如彼。名分之严若此。皆礼之精意。祖仁本义。又非仅考核详审而已。仪礼一经。前明以来几成绝学。我 朝钜儒辈出。精诣鸿编。迭相蔚。而徽州一郡尤盛。自婺源江氏永崛起。为礼经大师。而同邑汪氏绂。休甯载氏震。亦皆博洽。为世所宗。其后歙县金氏榜。淩氏廷堪。并有纂述。无惭前修。先生世居绩溪。与诸儒地相比。时相接。宜入 国史儒林传。列于江氏汪氏之次。而哲孙培翬又能绍其家学。着仪礼正义。荟萃众言。衷于至当。徽州为朱子文母之邦。典章文物。固宜非他郡所敢望。而胡氏世传礼教。故家文献绵延无替。亦足使笃古之士低徊而兴慕也。
皇朝经世文编续集卷五十五
礼政二大典上
遵议大礼疏道光三十年
曾国藩
奏为遵 旨敬谨议奏事。正月十六日。 皇上以 大行皇帝朱谕遗命四条内。无庸 郊配 庙祔二条。命臣工详议具奏。臣等谨于二十七日集议。 诸臣皆以 大行皇帝功德懿铄。 郊配断不可易。 庙祔尤在所必行。直道不泯。此天下之公论也。臣亦欲随从众议。退而细思。 大行皇帝谆谆诰诫。必有精意存乎其中。臣下仰测 高深。苟窥见万分之一。亦当各陈其说。备 圣主之采择。窃以为 遗命无庸 庙祔一条。考古准今。万难遵从。无庸 郊配一条。则不敢从者有二。不敢违者有三。所谓无庸 庙祔一条。万难遵从者。何也。古者祧庙之说。乃为七庙亲尽言之。有亲尽而仍不祧者。则必有德之主。世世宗祀。不在七庙之数。若殷之三宗。周之文武是也。 大行皇帝于 皇帝为你庙。本非七庙亲尽可比。而论 功德之弥纶。又当与 列祖 列宗。同为百世不祧之室。岂其弓剑未忘。而蒸尝遽别。且诸侯大夫尚有庙祭。以 天子之尊。敢废升祔之典。此其万难遵从者也。所谓无庸 郊配一条。有不敢从者二。何也。古圣制礼亦本事实之既至。而情文因之而生。 大行皇帝仁爱之德。同符大造。偶遇偏。立颁帑项。频年赈贷。薄海含哺。粒我蒸民。后稷所以配天也。 御宇三十年。无一日之暇逸。无须臾之不诚。纯亦不已。文王所以配上帝也。既已具合撰之实。而欲辞 升配之文。普天臣民之心。终觉不安。此其不敢从者一也。历考 列圣升配。惟 世祖章皇帝。系由御史季周琬奏请外。此继统之 圣人。特旨举行。良由上符 昊眷。下惬民情。毫无疑义也。行之既久。遂为成例。如 大行皇帝德盛化神。即使无例可循。臣下犹应奏请。乎成宪昭昭。曷敢踰越。传曰。君行意。臣行制。在 大行皇帝自怀谦抑之盛意。在小大臣工宜守 国家之旧制。此其不敢从者二也。
所谓无庸 郊配一条。有不敢违者三。何也。 坛壝规模。尺寸有定。乾隆十四年重加缮修。一砖一石。皆考律吕之正义。按九五之阳数。增之不能。改之不可。今则每幄之内。仅容豆笾。七幄之外。几乏余地。我 大行皇帝。虑及亿万年后。或议增广乎 坛壝。或议裁狭乎幄制。故定为限制。以身作则。世世可以遵行。今论者或谓西三幄之南。尚可添置一案。暂为目前之计。不必久远之图。岂知人异世而同心。事相沿而愈久。今日所不敢言者。亦万世臣子所不敢言也。今日所不忍言者。亦万世臣子所不忍言也。经此次 朱谕之严切。盈廷之集议。尚不肯裁决遵行。后之人孰肯冒天下之不韪乎。将来必至修改基址。轻变旧章。此其不敢违者一也。古来祀典。兴废不常。或无其祭而举之。或有其礼而罢之。史册所书。不一而足。唐垂拱年间。郊祀以高祖太宗高宗并配。开元十年。从张说议罢。太宗高宗配位。宋景佑年间。郊祀以艺祖太宗真宗配。嘉佑七年。从杨畋议罢太宗真宗配位。我 朝顺治十七年。合祀天地日月星辰于 大享殿。奉 太祖 太宗以配。厥后亦罢其祀。祀典改议。乃古今所常有。我 大行皇帝虑亿万年后。愚儒无知。或有援唐宋罢祀之例。妄行陈奏。不可不预为之防。故 朱论有曰。非天子不议礼。一经 断定。巍然七幄。与天常存。后世增配之议。尚且不许。罢祀之议。何自而兴。所以禁后世者愈严。则所以尊 列圣者愈久。此其计虑之周。非三代制礼之圣人。而能如是乎。 大行皇帝以制礼之圣人自居。臣下何敢以寻常之识浅为窥测。有尊崇之虚文。无谋事之远虑。此其不敢违者二也。我 朝孝治天下。 遗命在所尤重。康熙二十六年。 孝庄文皇后遗命。愿于遵化州 孝陵近地安厝。臣工皆谓遵化去 太宗昭陵千余里。不合祔葬之例。 圣祖仁皇帝不敢违 遗命。又不敢违成例。子 孝陵旁近建 暂奉安殿。三十余年。未敢竟安地宫。至雍正初敬谨蒇事。嘉庆四年。 高宗纯皇帝遗命。庙号无庸称祖。我 仁宗睿皇帝谨遵 遗命故。虽乾隆之丰功大烈。 庙号未得祖称。载在会典。先后同揆。此次 大行皇帝遗命一条。森严可畏。若不遵行。与我 朝家法不符。且 朱论反覆申明。无非自处于卑屈。处 列圣于崇高。此乃大孝大让。古之盛德也。与其以尊崇之微忱属之臣子。孰若以莫大之 圣德归之 君父。此其不敢违者三也。臣窃计 皇上仁孝之心。两者均有所歉。不奉升配。仅有典礼未备之嫌。遽奉升配。既有违 命之嫌。又有将来之虑。是多一歉也。一经 大智之权衡。无难立判乎轻重。 圣父制礼。 圣子行之。默契精微。不待臣僚拟议而后定。臣职在秩宗。诚恐不详不慎。 皇上他日 郊祀之时。上顾 遗训。下顾万世。或者悚然难安。礼臣无所辞咎。是以专摺具 奏。干冒 宸严。不胜惶悚战栗之至。
奏定 文庙祀典记
俞樾
咸丰六年十有一月。河南学政臣樾言。昔孔子周流列国。同时贤大夫。其克协圣心者。于卫则有伯玉。于郑则有子产。而观论语所载。则于子产尤称道弗衰。孔子在郑尝以兄事之。及其卒也。为之流涕。今 文庙从祀。有蘧瑗而无公孙侨。非所以遵循圣心。修明祀事也。臣比因校士。再至郑州。登东里之墟。渡溱洧之水。缅怀遗爱想见其人夫附骥益显。非必及门。卫郑两贤。事同一体。瑗既从祀。侨胡独遗。臣愚以为先贤郑大夫。公孙侨。宜从祀 文庙大成殿两庑。又按孔子有兄曰孟皮。故论语称孔子以兄子妻南容。而史记弟子列传。有孔子兄子孔忠。皆孟皮之子也。孟皮言行无所表见。然既为孔子之兄。则亦祀典所不可阙者。孔子曰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今以孔子为帝王万世之师。京师郡县莫不崇祀。上及其祖。下逮其孙。而独缺其兄。揆之至圣之心。或者犹有憾乎。臣愚以为孟皮宜配享 文庙崇圣祠。奏上。 诏下其议于礼部。佥曰宜如。臣樾言。爰定公孙侨从祀大成殿西庑。位林放上。孟皮配享崇圣祠。位西向第一。
天子俞焉。于是上自 国学。下至郡县学。咸奉行如 诏书礼也。其明年。樾以人言免官。自惟奉职无状。不称朝廷遣使者之意。惟此二事祀典存焉。且孟皮之议。实发于先臣。先臣有咏古诗四章。其次章为孟皮未与配享而作。奉承先志。幸无失坠。念汉世如乙瑛请置卒史。韩造立礼器。咸刻石勒名。垂示后世。作而不纪。后无述焉。爰着本末。以毖方来。乃为颂曰。
英英子产。君子之风。兄事勿替。尼父所钦。宜祀于庑。以尊孔心。扶彼蘧氏。为圣作朋。
孟皮弱足。不良能行。有开必先。实惟圣兄。所求未能。圣心悲伤。配食先代。祀事孔明。
文庙祀典议
俞樾
咸丰六年。樾在河南学政任。 奏请援蘧瑗之例。以郑公孙侨从祀 文庙两庑。又请以孔子兄孟皮配享 崇圣祠。 诏下礼部议。皆如所请。樾旋以人言去职。跧伏草野。又经兵乱。流离奔走。靡有定居。然念 文庙祀典。尚有宜增益者。樾故官学政。俎豆之事。固所职也。兹虽放弃。敢默而息乎。谨私议之如左。
一曰今所传毛诗。故训传者大毛公亨所为也。谨按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曰。毛诗者。出自毛公。徐整云。子夏授尚行子。尚行子授薛苍子。薛苍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申传魏人李克。克传鲁人孟仲子。孟仲子传根牟子。根牟子传赵人孙卿子。孙卿子传鲁人大毛公。是大毛公之诗。其原出于子夏。郑康成本之而为笺。孔颖达因之而为正义。至今学者诵习。谓之毛诗。齐鲁韩三家之诗皆不传。而毛诗独行。昔唐贞观二十一年。诏以左丘明卜子夏等二十二人。代用其书。华于国胄。自今有事大学。令配享。若大毛公之故训传。非所谓代用其书者欤。徐坚初学记载。大毛公之名曰亨。是较高行子之徒传其氏。而不传其名者。其之显晦有殊矣。乃 文庙从祀有小毛公苌。而无大毛公亨。礼曰。三千之祭川也。先河而后海。或原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今祭小毛公而不及大毛公。无乃饮其委。而忘其原欤。非先河而后海之谊也。是宜增入者一。
一曰义理存乎训诂。训诂存乎文字。无文字是无诂训也。无诂训是无义理也。然则文字所系。顾不重欤。汉太尉南阁祭酒。许慎生东汉中叶。去古稍远。俗儒或诡更正文。以耀于世。慎学于贾逵。从受古学。着说文解字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叙篆文合以古籀。使学者得以考见六书之原。因文字而通训诂。因训诂而明义理。厥功甚巨。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考)经。皆古文也。凡古文旧说。散失无传者。赖其书犹存什一。郑康成注礼。尝征引及之。郑之于许年代未远。而其书已为郑所刺取。慎又着孝经孔氏说。及五经异义。是其贯通经学。着述非一。而说文解字一书。尤为言小学者所宗。士生今日。而欲因文见道。舍是奚由哉。伏念我 朝同文之治。超踰前代。家有许氏之书。人习说文之学。而春秋有事文庙。慎不得与配享之列。无乃阙欤。是宜增入者二。
孔忠移祀崇圣祠议
俞樾
谨按。家语孔忠字子蔑。孔子兄子。即孟皮之子也。今从祀大成殿东庑。其位在狄黑之下。公西蒧之上。说苑载孔子弟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同仕。孔蔑即孔忠也。其贤固不若子贱。然既为孔子兄子。则子思子之从伯叔父也。子思为四配之一。祭于殿上。而孔忠祭于庑。揆之伦理。有未顺焉。伏思颜路曾。大一孔子弟子。宜从祀大成殿两庑。而今入崇圣祠者。避其子颜子曾子也。孔忠于子思。固非父子。然而礼曰。兄弟之子犹子也。窃谓孔忠宜移祀崇圣祠。以安子思之神。樾于咸丰六年奏请以盂皮配享崇圣祠。而未见及此。因着其说。俟后之君子焉。
请汉儒许子从祀疏
汪鸣銮
为汉儒有功圣经。请祀文庙。以光钜典而崇实学。恭摺仰祈 圣鉴事。窃惟圣人之道。垂诸六经。而经之义理。非训诂不明。训诂非文字不着。周公作尔雅。雅者正也。所以正文字也。古者曰文。今世曰字。孔子论政。必先正名。且极之礼乐刑罚。然则文字所系。顾不重乎。汉太尉南阁祭酒许慎生。东京中叶。去古稍远。俗儒或诡更正文以耀于世。慎于是着说文解字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叙篆文合以古籀。古圣人创造书契之意。得不尽泯者。赖有此书之存。后汉书儒林传。称慎性笃学博。又曰五经无双许叔重。其为当时推敬。亦可概见。伏读高宗纯皇帝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于说文一书。称其推究六书之义。分部类从。至为精密。然则士生今日。而欲因文见道。舍是奚由。夫说文之学。至我 朝而始大显。如惠栋。朱筠。钱大昕。王念孙。段玉裁。戴震。孙星衍。严可均。阮元。桂馥等诸家。撰述各有发明。称极盛矣。而春秋有事文庙。未有议及配享者。臣愚以为两汉传经之功。莫大于郑康成。而郑康成注礼。尝征引许书。郑之于许。年代未远。而其书已为刺取。其服膺可知。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谓两汉经学极盛。若许若郑。尤皆一代通儒。非后来一知半解。所可望其津涯。 圣训煌煌。允为千秋定论。许郑并称。无所轩轾。雍正二年。已复康成从祀。士林佥称盛举。而许慎大儒。事同一例。则慎之应从祀者一也。训诂之学。首推毛氏。而善承毛学者惟许慎。故说文之义。往往与毛传相合。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定诗传为毛亨所撰。同治二年。 允御史刘庆之请。列祀毛亨于东庑。而慎独未与则慎之应祀者二也。汉人说经。喜用谶纬。虽大儒犹或不免。惟说文一书不杂谶纬家言。其称易孟氏。书孔氏。以及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凡古文旧说散失无传者。犹存什一于千百。七十子之微言大义。赖以不坠。魏晋以来。注书者奉为科律。往往单辞片义。引用者多至十余家。他传注所未有。其有功于经训。诚非浅鲜。则慎应从祀者三也。朱子崛起南宋。躬行实践。上承孔孟之传。而四书集注。引用说文者不可枚举。朱子语类云。读书不理会字画音韵。却枉费无限词说牵补。而卒不得其大义。甚害事也。是宋儒之讲求义理。非本训诂文字。而亦无由以明。说文解性情二字。独主性善之说。与孟子董仲舒之言相表里。则慎之应从祀者四也。综其网罗古训。博采通人。天地山川。王制礼仪。靡不毕贯。实足为圣经之羽翼。示后学之津梁。核与咸丰十年奏定章程。均属符合。应否将汉儒许慎从祀 文庙之处。合无请 旨饬下部臣集议。臣职隶成均。心仪往哲。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施行。谨 奏。
请黄顾两儒从祀疏
陈宝琛
为请先儒从祀 文庙。以崇实学。以励人才事。伏读道光[九]年 谕旨。先儒升祔学宫。祀典至钜。必其人学[术](儒)精纯。经纶卓越。方可豆馨香。用昭崇报。钦此。又咸丰十年廷议。着书立说。羽翼经传。真能实践躬行者。准其 奏请从祀。是则循名核实。两庑非可幸邀。而显微阐幽。一时必求至当。滥列不可。湮没尤不可也。兹臣谨查浙江余姚县先儒黄宗羲。江苏崑山县先儒顾炎武。皆以胜国之遗献。蔚为 昭代之儒宗。宗羲为明御史尊素之子。炎武为明善绍芳之后。家传忠孝。学有渊源。而生当明季。经术荒芜。或囿于性理之空言。或汨于制义之俗体。汉注唐疏。弃置不谈。宗羲倡之于前。炎武继之于后。承学之士。始诵百经。而其时若阎若璩。胡渭。顾祖禹。惠周愓之辈。其后若王鸣盛。钱大昕。江永。戴震之徒。莫不闻风兴起。由浅逮深。炳然述作。与古同功。臣窃谓 祖 宗栽培之厚。 景运新合之隆。必有英绝领袖之才。为之辟草昧之气。开文治之光。彼宗羲炎武者。或亦彼苍于叨社将屋之时。笃生此人。以备我 国家起化之用欤。绵蕞之功。滥觞之业。幸际 盛明。似不容置之不论也。且宗羲传刘宗周之教。矫良知之末派。以慎独为归。炎武与李光地相知。辨陆王之几微。以紫阳为的。两家之学。皆深入于宗儒。而又能抉许郑之精。判贾孔之悮。初不以抱残守缺为止境。尤无考据家之流弊。是可贵耳。谨案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采宗羲之书多至十有四种。采炎武之书。多至二十有二种。大抵引天下为己任。以圣贤为我师。大则窥制作之原。小亦备见闻之助。提要谓宗羲究心事理。不为空疏无用之谈。谓炎武博赡通贯。学有根柢。为 国初最。非所谓羽翼经传。又真能躬行者乎。所以同治二年间。明儒吕柟方孝儒从祀之议。礼臣前引学案。后据师说。皆以宗羲为指归。 国史儒林传。于二百年之余。得八十人之选。而炎武褎然冠其首。宗羲巍然接其列。是其生平久经论定。以言其学。则明体达用。以言其人。则立懦廉顽。至其进退之适宜。文章之不苟。传至可征。允无遗议。殆与学术精纯经纶卓越之 谕旨。两相合。以之附祀春秋。庶几无惭崇报矣。方今世变所趋。士气渐斁。侥幸科举。废弃诗书。其或粗通训诂。则妄詈宋儒。略识时务。又迂视王道。人才之盛衰。肇于学术。若得宗羲炎武二人。树之风声。动其观感。天下咸晓然于学问经济。自有本原。理非空谈。功无速化。行己以有耻为质。读书以有用为程。则功名不贻气节之羞。而风俗可受诗书之益。其转移教化。谅非浅鲜。盖不独有光学校已也。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示。谨 奏。
礼部议建专祠疏光绪八年
窃查会典所列直省功臣专祠。系钦奉 列圣特旨建。足见非常职典。本非臣下所得擅请。又载雍正十年奏 上谕。我朝从前文武大臣。持躬正直。奉职公忠。树勳建绩。完名全节者。已降 旨于京师建立贤良祠。永远庶祀。以彰令善。因思外任大臣。镇抚封疆。宣猷布化。忠勇命。威爱宜民。其政绩卓然可纪者。身故之后。若于本地建立贤良祠。俾得永膺祀典。既足体兵民懿好之公。亦足为后来居官者之劝。着九卿妥议具奏。钦此。钦遵。议准。此后外任文武诸大员。着有贤蹟。博采公论。据实奏请 钦定。仰见我 朝崇奖忠节。贤劳诸臣。京师暨直省。既均有昭忠祠贤良祠。府州县又各有名宦祠。祀典已极详备。若复 专祠之请。必一人专一祠。甚至一人专数祠。即使其人无甚遗议。已未免不符旧制。稍涉冒滥。尤于世道人心大有关系。臣等公同商酌。拟请嗣后专祠旷典。应循照旧章。恭候 特旨加恩。与 京师贤良祠。一体慎重。不准臣下擅请。至直省文武大小官员。如果身后着有贤名遗爱者。应均照旧章。三品以上大吏。准其据实 题请入祠直省贤良祠。四品以下。准其遵照 奏定年限 题请入祠名宦祠。阵亡殉难人员。原系入祠昭忠祠。如果准以节见。身后实着贤称。仍照旧章。准其按照品级。分别 题请入祀直省贤良名宦等祠。至拟祀名宦各员。如果政绩烂然。现尚未 题请入祀年限。应准其造册咨部。送交国[史](吏)馆。由馆分别应否立传。请 旨定夺。庶日后有所征信。盖竹帛馨香。均贤劳身后之荣。丝毫不可假借。而馨香较竹帛为尤重。古来垂芳史册者甚多。而庙食千秋者无几。此以见祠祀尤当慎重也。嗣后必须史馆可以立传之人。然后分别应否入祀。此外不准躐等擅请。各省 题请入祠各员。册开事蹟。如系军功。则臣部无从查考。拟请颁发平定粤捻方略各一部。交臣部敬谨尊藏。以凭查考。则册开军功之虚实。不难立见。自可钦遵 谕旨。悉心核议。分别准驳。毋任冒滥。臣等为规复旧章。慎重 祀典。而又不塞奖劝之路起见。是否有当。谨附片具 奏。
奏请先儒从祀 文庙摺
郭嵩焘
奏为先儒阐明性理。诠释经旨。有功来学。应请 饬部会同核议。从祀 文庙。恭摺仰祈 圣鉴事。窃查咸丰十年 闰三月。大学士军机大臣遵 旨定议从祀 文庙。以阐明圣学传授道统为断。 国初儒臣。如陆陇其。汤斌。孙奇逢。张履祥。陆世仪。均经先后从祀。理学名儒。极一时之盛。近见河南学臣费延厘奏请汉儒刘德。及原任礼部尚书臣张伯行从祀。陕西学臣吴大澂奏请王建常从祀。皆为表章儒先。矜式学校起见。我 朝经学昌明。远胜前代。而闇然自修。精深博大。罕有能及衡阳王夫之者。夫之为明举人。笃守程朱。任道甚勇。值明季之乱。隐居着书。康熙时学臣潘宗洛进呈其书。曰周易疏。曰书经疏。曰书经引义。曰诗经疏。曰春秋疏。曰春秋家说。皆采入 四库全书 国史儒林列传。称其神契张载正蒙之说。演为思问录内外二篇。所箸经说。言必征实。义必切理。持论明通。确有据依。亦可想见其学之深邃。而其他经史论说数十种。未经采取甚多。其尤精者。周易内传。读四书大全。实能窥见圣贤之用心。而发明其精蕴。足补朱子之义所未备。生平践履笃实。造次必依礼法。发强刚毅。大节檩然。张献忠据衡州。闻夫之积学高行。索之甚急。踪迹得其父为质。夫之引刀毁割肢体几。舁往易父。献忠见其创甚。释之。父子皆得脱。更吴三桂之乱。避地深山。流离转徙。读书讲道。未尝暂辍。卒能洁身自全。艰贞之节。纯实之操。一由其读书养气之功。涵养体验。深造自得。动合经权。尤于陆王学术之办。析之至精。防之至严。卓然一出于正。惟以扶世翼教为心。臣在籍时。主讲城南书院。于宋儒张栻祠旁。为夫之建立私祠。率诸生习礼其中。群怀感激奋兴之意。原任大学士两江督臣曾国藩。汇刻其遗书四百余卷。而所未刻犹多。自朱子讲明道学。其精且博。惟夫之为能恍怫。而湖南自周子敦颐后。从无办过从祀成案。至今未敢陈请。臣以为各直省请祀乡贤。例由本籍督抚臣具题请祀。名宦例由服官省分督抚臣具题。至于从祀 交庙盛典。其责专在礼臣。如王夫之学行精椊。以之从祀两庑。实足以光盛典而式士林。应恳 天恩饬下湖南抚臣。湖南学臣。查开王夫之学行本末事实具奏。并将曾国藩所刻夫之经说。及张子正蒙注。思问录。讲明性理之书。移送礼部。仍 饬部臣会同九卿集议。于表章理学儒臣。以光 圣化。所实多。臣仰荷 天恩。权摄礼官。有议礼之责。谨据所知 上陈。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 奏。